林元珠作寿山高山石赑屃钮章

图录号: 3619

估价RMB: 30,000-4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3619
A SHOUSHAN ‘GAOSHAN' STONE ‘TURTLE' SEAL MADE BY LIN YUANZHU
2.9×3×6.3cm
RMB: 30,000-40,000
作者简介: 林元珠(1864~1935),字石斋,福建闽侯人。其父林淑钦为石雕艺人,元珠幼承家传,后又拜东门派鼻祖林谦培为师,印钮、博古及圆雕人物无所不工。
寿山石因出产于福州寿山而得名,石质温润脂腻,晶莹璀灿,柔而易攻。其雕刻历史源远流长,南宋黄干在《寿山》一诗中说到:“石为文多照斧凿”,就是说寿山石因为纹理好看而被人们采掘和雕琢。
有明一代,各种文艺与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明人普遍沉浸在丰富的物质与进步的技术所带来的精致生活中。文人士大夫以实现复兴宋文化为其人文理想,积极的参与到了各个艺术领域中去,将晚明的造物艺术在审美意趣上得以精神提升,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寿山石的雕刻艺术。
明晚清初,以徐熥、曹学佺、林佶、黄任为代表的文人参与到了寿山石雕刻的设计甚至创作中去,大大提升了寿山石雕的整体品位与审美内涵。曹学佺、林佶、黄任皆博富收藏,又以藏砚闻于世。曹学佺是田黄石的发现者,也是“闽中士大夫之领袖”,著名文学家,博学多才,善于诗词歌赋,藏书万卷。在他们的影响下,寿山石雕刻广泛的汲取了砚雕、玉雕等多种文玩雕刻技法的运用。寿山石似玉非玉,美玉莫竞,刻工繁简相映,局部细致,材美工巧,具有质朴、平滑、光润而又具变化的美感特征,成为文人雅士、名流富贾、鉴赏家、收藏家和篆刻家的钟爱,对后世影响深远。
赏石之风盛行,在寿山石上铭刻诗文亦成为风潮,清初的寿山石雕大师杨玉璇、周尚均的作品上也常见到著名文人的题铭。除精心拟写、锤炼文辞内容外,在书写和镌刻之前,还对书体、布局、章法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书写刻制,因人而择;因形而异。古朴精雅,铭与石相得,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自然娴熟,既有笔意又有刀味,在极小的空间力求最大程度地体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飞白等书法特色,从而使铭文与寿山石雕完美的融为一体,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为寿山石雕文化添上浓浓的一笔。
寿山石中的文人铭刻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