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1887~1958)、陆贵真[清末民初]、张光蕙(1897~1985)姚石子(1891~1945)、周斌[清末民初]、廖道传[清末民初]高 旭(1877~1925)、 刘泽湘(1866~1924)、蔡哲夫(1879~1941)等跋为蔡哲夫题 杨惠胜等造像拓片

图录号: 1264

估价RMB: 180,000-280,000

成交价RMB: 483,000(含佣金)

1264
柳亚子(1887~1958)、陆贵真[清末民初]、张光蕙(1897~1985)姚石子(1891~1945)、周斌[清末民初]、廖道传[清末民初]高 旭(1877~1925)、 刘泽湘(1866~1924)、蔡哲夫(1879~1941)等跋为蔡哲夫题 杨惠胜等造像拓片
水墨纸本 镜片
题跋:1. 杨显□造像。李莲性夫人旧标作杨兴息,大误,盖故人杨兴乃杨显□之亡友也。息者子也。丁巳(1917年)四月朔,将之桂林寒琼社督属题,与鹤山黄少兰、姊蕙暨蘐妹同观,营山女士张光蕙琅姑记。钤印:张琅姑(朱) 穉香(朱) 黄少兰(朱)
2. 乙卯(1915年)七月十七日,寒琼尊者与吴兴杨篴盦葆镛、侯官郭亦廉曾煜、余杭王景渠恺、顺德梁灌晨润田、钱塘吴三娘子龢游栖霞、灵隐、烟赮、石屋四洞、访佛像刻石。诘朝更乘访仙槎,同游湖上,至小瀛洲碑肆,搜得六朝造像。旧拓不鲜,此杨兴息杨惠胜造像亦其一也。归来灯下一一校读,属真题记。岁月檇李女史陆贵真书于武林城红门桥客舍。钤印:陆贵真(朱) 吴子和(朱) 空谷山人(朱)
3. 明湖画舸秋镫碧,校理碑南北。败煤烂纸古香浮,精挩本,浑蝉翼。五台遗物余芬息,还对璇闺客。风鬟能读六朝文,审释竟,论毡墨。调寄折丹桂,用王相山原匀,寒璚倚声。钤印:水窗孤响(朱)
4. 乙卯(1915年)十二月廿六日,哲夫携此过海绡楼,时风日晴美,瓶梅盛开,述叔薄醉。钤印:陈洵(白)
5. 玉匣金签绣闼藏,红泥小印口脂香。漂流为付词人手,天遣聪明陆四娘访碑泰岱成陈迹,携艳西泠又此时。我有孤山一片石,二千年后要人知。还误为。寒琼社兄以魏李映超等造象残拓并此拓索题。李象拓本为李是庵、俞滋兰、吴小荷三名媛旧藏此则李莲性女史藏本也。顾并为陆四娘贵真搜得,归诸寒琼闺襜。均事足傲视千古矣,为占两截句题之。余去夏杭游,曾为歌人冯春航题名事立石,小青墓上故有孤山一片石云云。中华民国五年(1916)三月,松陵柳弃疾并志于梨华邨庽庐之磨剑室中。钤印:太平庄(白) 柳亚子(白) 安如诗草(白) 弃疾(白) 佩盦夫壻(朱)
6. 中郎泽古又翩翩,字体源流考索虔。东岳冲寒摩断碣,西泠携艳访残编。文章金石添新着,笑傲湖山有旧缘。书继前贤应不朽,更增韵事足流传。哲夫社兄有环宇访碑续录之辑,去冬道出山左作冲雪访碑图属为题辞,因循未报。今夏携艳游西湖,得魏杨兴息造象诸拓本,又承邮示并索一言,爰赋此章即乞吟正,姚光供草。钤印:石子(朱)
7. 盗贼蛮夷总灭亡,独留碑版为收藏。抚今追昔应同感,魏国河山已夕阳。词人爱古有谁知,千里征诗意亦痴。一笑寒琼真好事,西泠携艳访残碑。喆夫词人哂正,变雅楼主钝剑题。钤印:钝剑(白)
8. 梦断湖山几度春,韩陵片石久沉沦。诗囊酒榼罗浮客,携得美人访美人。浙中三绝口碑传,印社西泠任醉眠。愧我遨游台宕后,摩挲金石未成编。近刊台宕游草,故云。丙辰(1916年)春仲,寒琼社兄以杨兴息造像诸拓本属题,感触旧怀□成二绝呈政,汾南渔侠周斌供草。钤印:周斌印(朱)
9. 李姬香篆陆姬题,更与寒琼饷绣闺。我学碑中佛菩萨,拈花也自笑眉低。片石流传岂偶然,词人才媛墨花妍。西湖何日偿游债,先证红桥一段缘。丙辰(1916年)夏五,梅峯廖道传。钤印:亚法所作(朱)
10. 山川浏览八千里,金石摩挲二十年。昨日访碑泛湖舫,墨香乞得媛人怜。喆夫社长督正,弟刘泽湘勉尘。钤印:今希(朱)
签条:杨兴息杨惠胜等造像。钤印:莲性(朱)
鉴藏印:梁鼎芬观(朱) 乙卯秋与吴陆两妹观于西湖(朱) 上海秦锡圭审定金石(白) 梁鼎芬印(白) 秦锡圭(白) 驺安(朱) 赵藩(朱) 石禅老人(朱) 傅尃(朱)  
著录:1.《南社诗选》,国学社,1936年。
2.《寒琼遗稿》P44,新明印书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
3.《南社丛选》卷三,文海出版社,1973年。
4.《柳亚子文集——磨剑室诗词集》上P24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三香山馆诗集》P66,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6.《姚光集》P23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高旭集》P45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说明: 题跋为蔡哲夫上款。陆贵真、蔡哲夫、张光蕙、陈洵、柳亚子、姚石子、高旭、周斌、廖道传、刘泽湘等题跋。梁鼎芬、秦锡圭、赵藩、蔡哲夫、傅熊湘、邹寿祺鉴藏。
据陆贵真题跋可知该拓片来源以及其蕴藏的一段民国风流韵事。乙卯年(1915)七月十七日,蔡哲夫携艳钱塘陆四娘(贵真)、吴三娘(子和)与吴兴杨葆镛、侯官郭曾煜、余杭王恺、顺德梁润田等南社友人同游西湖,访栖霞、灵隐、烟赮、石屋四洞以及佛像刻石。后又乘舟同游湖上,到小瀛洲(即三潭映月)碑肆,搜得六朝造像。发现此地旧拓不鲜,这张杨兴息杨惠胜造像就在其中,于是当晚蔡哲夫与陆四娘于灯下一一校读,发现此拓片为李莲性女史旧藏,陆四娘便在拓片正面上方佛龛空白处以朱笔题记,详述购藏始末,其下蔡哲夫自题《折丹桂》词。后又遍邀柳亚子、张琅姑等南社诸友词赋题跋,成就当时一段风流佳话。
南社作为近代第一个无性别限制的文学社团,据柳亚子《南社纪略》统计有女社员61人。题跋中张光蕙为南社女诗人。题跋时间提及丁巳(1917年),均在蔡哲夫访碑事件之后。或为1917年南社广东分社第一次雅集。也从姚石子题跋“哲夫社兄有环宇访碑续录之辑,去冬道出山左作冲雪访碑图属为题辞,因循未报”可知当时文人对于金石学的热爱和钻研,也可作为研究南社雅集等重要事件的重要资料。
[LIU YAZI, YAO SHIZI, GAO XU, ETC.] RUBBINGS
Ink on paper, mounted
Literature: 1. Selected Poems of Nanshe, Sinology Society, 1936
2. Han Qiong Yi Gao, p. 44, Xin Min Press, 1943
3. Anthology of Nanshe, vol. 3, Wenhai Publishing House, 1973
4. Collection of Liu Yazi’s Works: Poems from Mojianshi, vol. 1, p. 241,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3
5. Poems of Sanxiangshanguan, p. 66, 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6. Collection of Yao Guang’s Works, p. 235,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0
7. Collection of Gao Xu’s Works, p. 458,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3
Note: The inscription was dedicated to Cai Zhefu. Inscribed by Lu Guizhen, Cai Zhefu, Zhang Guanghui, Chen Xun, Liu Yazi, Yao Shizi, Gao Xu, Zhou Bin, Liao Daochuan, Liu Zexiang, etc. Authenticated by Liang Dingfen, Qin Xigui, Zhao Fan, Cai Zhefu, Fu Xiongxiang, Zou Shouqi, etc.
100.5×41.5cm
RMB: 180,000—280,000
鉴藏者简介:1. 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心海、伯烈,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湖北按察使。后为溥仪师傅。工诗,善书瘦金体。
2. 秦锡圭(1864~1924),字镇谷,号介侯,别署见斋,陈行人,秦荣光次子。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土,授翰林院庶吉士。南社社员,喜金石书画,善别碑版。
3. 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年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光绪乙亥年举人,曾任川南道按察使。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蔡锷、李根源皆其门生。
4. 傅熊湘(1882~1930),后改名为尃,字文渠,号钝安,湖南醴陵人。历任湖南中山图书馆馆长、省议员、沅江县长。1918年去上海创立湖南善后协会,办《湖南月报》《天问》周刊,鼓动驱逐湘督张敬尧。著有《钝安集》。
5. 邹寿祺(1864~1940),名安,字寿祺,一字景叙,号适庐、双玉主人,浙江海宁人。居杭州,贡士,光绪二十九年补行殿试,中进士。后任江苏丹阳知县。工金石,富收藏。
上款简介: 蔡哲夫(1879~1941),原名守,一作有守,字成城,号寒琼。斋堂为寒庐、有奇堂、味雪庵、砖镜斋、茶四妙亭。广东顺德龙江乡人。早年加入南社。工诗词书画及文物鉴赏,富收藏文物。治印不专一家,因广究金石,印作每得佳趣。
跋者简介:1. 张光蕙(1897~1985),女,字稚兰,一字蕴香,号琅姑,别号心琼,四川营山人。
2. 陈洵(1870~1942),字述叔,号海绡,广东新会人。潜心词学,为朱孝臧嘉许,称其与况周颐为“并世两雄”,并荐其任中山大学国学系词学讲席。著有《海绡词》。
3.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共组“南社”,鼓吹革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磨剑室文录》《南社纪略》等。
4. 姚石子(1891~1945),一名光,号石子,以号行,字凤石,号复庐。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人,民国藏书家、文学家。辛亥革命后加入“南社”,为该社负责人之一。曾在金山创办学校、图书馆、育婴堂和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善诗歌,喜藏书,尤留意乡邦文献。颇多金石碑板及稀珍善本和孤本。
5. 高旭(1877~1925),字天梅,一字剑公,号江南快剑、钝剑、残山剩水楼主人。室名万梅庐、凝晖堂,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与柳亚子、陈去病同为南社创始人。毕业于东南政法大学。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会长。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众议院议员。行书秀逸,能诗,尤擅画梅。
6. 周斌[清末民初],自号汾南渔侠,嘉善陶庄人。南社社员。
7. 廖道传[清末民初],字叔度,广东梅县人。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赴日视察教育。回国后任广西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民国初年任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后任广西督军秘书,广西统税局局长等。创办嘉应大学,后任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秘书。著有《金碧集》。
8. 刘泽湘(1866~1924),字今希,晚号钓月老人,湖南醴陵人。肄业于岳麓书院,考举人未中,在举人文浚家塾任教。1905年自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学习师范及警务。毕业归国,相继任湖南铁路学校主教、同盟会湘支部文书等。1912年继任粤汉总办总文案。次年继任总办。为南社成员。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