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二十一卷附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一卷 (吴)韦昭注 清嘉庆五年(1800)黄氏读未见书斋影宋刊本

图录号: 2616

估价RMB: 4,000,000-8,000,000

成交价RMB: 4,600,000(含佣金)

2616
国语二十一卷附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一卷
(吴)韦昭注
清嘉庆五年(1800)黄氏读未见书斋影宋刊本
2册 纸本
鉴藏印:金羲淳章(白)
说明:黄丕烈题赠朝鲜使臣朴修其。
GUO YU(21 vols) FU JIAO KAN MING DAO BEN WEI SHI JIE GUO YU ZHA JI (1 vol)
Block-printed at Huang Pilei's Du Wei Jian Shu Zhai in 1800
2 albums
28.1×17.8cm
RMB: 4,000,000-8,000,000

“黄跋”《国语》——一段中朝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荛夫,自称士礼居主人,苏州人,乃清代干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版本目录家。黄氏编刻的《士礼居丛书》因底本精良、校勘精审、刻印精美而为人所艳称。此次亮相西泠春拍的清嘉庆五年(1800)黄氏读未见书斋影宋刻本《国语二十一卷附校刊明道本韦氏解国语札记一卷》,是《士礼居丛书》中的第一部,故而极受重视。黄丕烈不仅与老搭档、有“清代第一校勘家”之誉的顾广圻(千里)一起参照诸本悉心校对,成札记一卷,还延请了钱大昕、段玉裁这样的学界巨擘为之作序,并由名手李福写刻上板,从校对到最终刊行历经九年,可谓是集众家所长的精善之本。

不过,此书真正令人乐道的,还是卷末黄丕烈题赠朝鲜使臣朴齐家的108字手跋:

嘉庆辛酉,余计偕北来,与朝鲜使臣朴公修其相遇于琉璃厂书肆,笔谈半日,蒙制楹帖以赠,并索鄙制。余自惟浅陋,无所述学。近尝翻雕影宋本国语韦氏解畧附札记,思举以相质。而箧中又未携此,遂丐诸友人陈简庄所携者赠之,所以见缟纻之风于斯未堕尔。吴县黄丕烈识。

朴齐家(1750-1805),字修其,号检书、贞蕤,是18世纪朝鲜北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奎章阁首任四检书官之一。1778至1801年间,先后四次作为朝鲜使臣前往北京,与纪昀、孙星衍、翁方纲、陈鳝、黄丕烈等70余位文人有过直接交游,往来的诗文和笔谈数据在朴齐家之子朴长馣编纂的《缟纻集》中有详载。围绕朴齐家、黄丕烈与这部《国语》,南京大学的徐有富教授在《黄丕烈跋

跋云:“嘉庆辛酉,余计偕北来”。“嘉庆辛酉”为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举人赴京会试称“计偕”,据清人江标《黄丕烈年谱》可知“是年,先生入都”,“由举人挑一等,以知县用,签发直隶。先生不欲就,纳资议叙,得六部主事,旋归里。”可见,这一年黄丕烈确实到过北京。

跋云:“近尝翻雕影宋本《国语》韦氏解”。清人范锴《花笑庼杂笔》卷三、缪荃孙《艺风堂文续集》卷六《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书后》录有《士礼居刊行书目》,其第一条款目就是“《国语》五册,一两二钱,庚申。”“庚申”为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恰好在黄丕烈入都前一年,所以说“近尝翻雕”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士礼居刊行书目》所著录的《国语》为五册,此拍品为两册,这表明该书后来经过重新装订。其上册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其下册包括《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可见还是非常完整的。 

跋云:“丐诸友人陈简庄所携者赠之”。陈简庄是陈鳣的号,清吴振棫《国朝杭郡诗辑》称:“陈鳣字仲鱼,号简庄,海宁人,璘子,嘉庆丙辰(1796)举孝廉方正,戊午(1798)举人。”“嘉庆丙辰”为嘉庆元年,即公元1796年,陈鳣考取了“孝廉方正”。“戊午”为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陈鳣考取了举人。这样,他于嘉庆六年(1801),同黄丕烈一样,也在北京参加会试,所以黄丕烈能够向陈鳣求得其所携带之《国语》赠给朝鲜使臣朴修其。

跋云:“与朝鲜使臣朴公修其相遇于琉璃厂书肆,笔谈半日”。据《海宁州志稿》卷二九《人物志》陈鳣传记载,陈鳣嘉庆六年“会试至京,于琉璃厂书肆识朝鲜使臣朴修,共检书,各操笔以通语言。朴修以其所撰《贞蕤稿略》贻鳣,鳣报以《论语古训》,各相倾许,一时传为佳话。”所说与“黄跋”当指同一件事。“朴修其”与“朴修”有一字之差,当以“朴修其”为是。编纂《海宁州志稿》者误读“其”字为“共”字,遂曰“共检书”,其实“共”字之于“其”字乃因形近而讹。

关于黄丕烈与朴齐家的交往,《缟纻集》中还有一段记述:“余与五柳居主人为莫逆交,至都每观书,至其肆,时遇朴贞蕤柳惠风二公,赏奇析疑,真觉此番北来,真交海外君子。”可见这一年,黄丕烈在琉璃厂得交的除了朴齐家,还有同任奎章阁检书官的柳惠风(得恭),而从中“做媒”的正是黄丕烈的“莫逆交”五柳居主人陶蕴辉。可以说,干嘉时期随着朝鲜使臣的燕行,两国文人的交流十分频繁,不少生动、有趣的珍稀史料在朝鲜学人的《燕行录》中有详细记载,但却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西泠春拍中这部《国语》的“黄跋”,是迄今所知唯一一篇黄丕烈题赠国外友人之跋,故而尤显珍贵。

该书采用高丽本常用的五眼装订,封面与封底均用朝鲜皮纸,品相精好,每册扉页有金羲淳之钤印。关于金羲淳,史载资料不多,根据浙江大学历史系杨雨蕾《黄丕烈和朝鲜学人交往小考》一文可知,金羲淳(1757-1821),字太初,号山木、景源,时号文简,本贯庆尚道安东。1789年式年文科甲科及第,擢升为抄启文臣,随着金祖淳(1765-1832)地位的提高和安东金氏势道政治的出现,其官级也不断提升。1800年至1806年间,历任吏曹参议,吏曹参判,户曹、礼曹、兵曹、工曹参判,行大护军,汉城府判尹、大司宪等职。纯祖9年(1809)任吏曹判书,官至从二品。《国语》经朴齐家携带归国后的流传经历,在没有充足史料的情况下难作定断。不过金羲淳曾任弘文馆副修撰、副应教、应教等职,而弘文馆为朝鲜王朝三司之一,主管内府的经书、史籍、文墨,时奎章阁隶属于此,因此金羲淳任职期间应和作为奎章阁检书官的朴齐家等人多有来往,他的得书可能与此有关。中文古籍在当时的朝鲜人眼中是珍罕之物,得者宝之爱之,故此,时越二百余载,本书品相依然清爽,颇不似前朝旧物。

此部《国语》得“黄校”“黄刻”“黄跋”于一身,且涉及友邦宫廷,一朝归国,完璧如初,其珍贵程度自不待言。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