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秋拍2.56亿——与京沪成犄角之势
时间:2005/12/24 作者:朱薇 夏一树 来源:《香港文汇报》

2005 年 12 月 18 日 晚,在杭州结束的西泠印社 2005 秋拍会创造了约 2.56 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金额,创下中国长江以南艺术品拍卖的最好成绩。作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场拍卖, 2005 秋拍会有拍品 1433 件,成交率约为 85 %,总成交金额(包括 10 %的佣金在内)达到了 2.56 亿元,打破了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春拍会约 1.96 亿的纪录。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说,拍卖市场的好与坏,拍卖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拍卖公司的品味、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决定拍卖档次和水平。此次西泠印社秋拍征集了众多古代、近现代大师精品,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大批境内外买家,在浙江尚属首次。

高回报吸引中小投资者

17 、 18 日两天的拍卖中,全场“标王”是北宋作品、无名氏的《揭钵图》,成交金额为 748 万(包括 10 %的佣金)。而在本次秋拍为纪念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诞辰 140 周年而精心征集的 14 幅黄宾虹作品中,首次面世的《山水写生册》以成交金额 419.1 万元(包括 10 %的佣金),力拔 17 日“头筹”。据统计, 2005 秋拍会有拍品 1433 件,成交率约为 85 %。

华东收藏家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仅华东六省一市收藏艺术品和文物古董的爱好者人数就已超过 1000 万人。在西泠印社春拍上有 700 多人领号牌、秋拍有 589 人领号牌,刷新全国拍卖纪录。拍卖现场火爆,本来容纳 800 多人的大厅座无虚席,还有 400 多人因没有座位站在旁边。是什么因素让这个市场出现让人难以置信的激情?一位古玩收藏家告诉记者,除了经济发展的原因,随着股市、楼市的低迷,投资艺术品的高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有数据表明, 2004 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半年收益率高达 16.1 %,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高达 80 %;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 26 %,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 20 %,超过了风险系数高的股票( 15 %)和房地产( 21 %)。

拍卖行业缺少法律规范

“最贵的东西就是买到假货”,这是台湾高端收藏团体——聚英雅集会长王定干的肺腑之言。高收益率使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制假造假不在少数。陆镜清认为,高质量的赝品有利于提高进入书画市场的门坎,也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传承,而低劣、恶意的仿制品不仅扰乱文艺市场并且是对文化艺术的一种摧残。

与此同时,法律上的欠缺也为艺术品“造假”推波助澜。目前国家实行的《拍卖法》规定,拍品的真伪瑕疵由买家自行鉴别,拍卖方无需承担法律责任。而在文物古玩市场,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说文物真假,只研究文物的价钱。一位拍卖行专家解释道:文物有真假,辨别靠眼力,你买到假货只能说明你“火候”不到,只能自认倒霉,连投诉的权利都没有。

陆镜清也承认,辨别真伪是决定拍卖行成败的关键,“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的拍卖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人品和口碑也成为衡量拍卖公司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