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底图”是在王劲松通州小周易村的工作室里拍摄的。
当时王劲松正在向徐聚一展示他的发明——活动画板,想不到这个被抓拍到的寻常动作和表情,在被王劲松“添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以后,却颇能隐喻广大被拆迁者们的遭际。“拆”是因为王劲松那幅著名的《百拆图》而成为他的一个艺术符号的。1999年,王劲松以北京乃至全国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圈写在旧建筑上的“拆”字为对象,拍摄了百幅“拆”字,命名为《百拆图》,并把这百幅作品顺序编号为1900至1999,意味深长。王劲松在《有关〈百拆图〉百幅摄影作品简述》中说:“‘拆’似乎是一条临界线,左边是毁灭,右边是重建。‘拆’的意义藉此显现,那么何谓新,何谓旧呢?我感到既悲凉,又激动。”《百拆图》体现出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反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