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竹根雕济公抢亲摆件

图录号: 3547

估价RMB: 160,000-280,000

成交价RMB: 460,000(含佣金)

3547
说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把竹制成竹简、生活用品等。20世纪70年代初,在湖北出土的髹漆三兽足竹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最早的竹雕宝物。西汉时期,竹雕继续伴随竹胎漆器而出现。唐代,有关竹的另一种表现载体——墨竹画在此时兴起,竹被文人雅士们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北宋时期,由于文人墨客多倾慕于竹的贞洁虚心与高雅孤傲,所以竹往往被用作寄托文人高尚人格和品德的载体,成为一种象征。明中后期的嘉定地区,一些颇具文人气质且工诗擅画的雕刻家,开始以竹为表现载体,创作出各种富有浓厚文人气息与风格的竹刻艺术品。明代和清代不少竹刻名家皆喜欢以民间传说人物、吉祥民神或神话人物作主题;因这些形象深入民间,广为男女老幼认识。济公抢亲就是在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历朝均见有不少竹刻,出自大师雕刀;圆雕与浮雕占多数,造型不同,但皆栩栩如生。此件竹根雕济公抢亲,人物身姿刻画极为生动,济公呈弯腰状,背着刚抢来的新媳妇,仍嬉皮笑脸,女子神情相对比较严肃,似乎充满怨气。这样的对比将济公疯疯癫癫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人物雕刻比例匀称,五官、衣饰等细节刻画拿捏准确,整体风格诙谐风趣,体现出精湛的竹刻技艺和艺术表现力,戏剧性的情节,更加惹人怜爱,是一件极为少见的古代竹根雕作品。济公(1148~1209),汉族民间信仰之一,旧时冰窖业、杂技业崇拜的行业神祇。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住凈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十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凈慈寺志》、《台山梵响》。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MING DYNASTY A BAMBOO CARVING GROUP OF ‘JI GONG’
高:9.5cm
RMB: 160,000-280,000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