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 竹石兰蕙图

图录号: 566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成交价RMB: 2,760,000(含佣金)

566
水墨纸本 立轴
1761年作
款识:1. 墨竹萧萧间墨花,美人峰石瘦腰斜。问渠风度谁相似,越国西施正浣纱。板桥郑燮。钤印:郑燮之印(白) 丙辰进士(朱)
2.乾隆二十六年岁在辛巳夏六月也。钤印:病梨阁(朱)
签条:清郑燮竹石图轴。
鉴藏印:渊雷室藏(朱) 
刊载:《荣宝斋》肆P120,荣宝斋编辑部,2009年4月。
说明:严载如旧藏。
ZHENG BANQIAO BAMBOO, ORCHID AND ROCK
Ink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761
Published: Rongbaozhai, vol. 4, p. 120, April, 2009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Yan Zairu.
143.5×61cm
RMB: 1,500,000-2,500,000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板桥老人等,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五十一岁至六十岁任山东范县、潍县知事。工善诗、词、曲及书札散文,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书法以隶篆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其“乱石铺街”体。写意兰竹,水墨淋漓,趣在法外。所作几乎每画必题,款式光怪陆离,别具风致。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
鉴藏者简介: 严载如(1897~1992),斋名渊雷室,三佩簃,上海人。鸣社社员,与施蛰存、陆维钊、郑逸梅友。书法精于篆隶,国画擅长山水、花卉。鉴定精审,也富收藏。如藏董其昌书法50多件,有吴昌硕为书引首,张大千画董其昌像,吴湖帆加以题识者。诸艺之中,于诗词最精。著有《写忧剩稿》、《海藻》、《云间雨征君集》等。
书兼百味 竹拂清风
——郑燮《竹石图轴》
郑燮是“扬州画派”重要画家之一,诗文书画名重一时,时至今日,其书法、绘画仍为广大书画爱好者所追捧。郑燮自称“善书法”,称其书为 “六分半书”,作画“无所师承”,别具一格。徐悲鸿在题板桥《兰竹石图轴》中称郑燮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诗文奇、书画尤奇。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此幅《竹石图轴》精意刻画微风峭石间的新篁与兰花,有形有性;画心右上为画家自题七绝“墨竹萧萧间墨花,美人峰石瘦腰斜。问渠风度谁相似,越国西施正浣纱”。署款乾隆二十六年,即创作于1761年,时年郑燮68岁,已去官鬻画多年,即使将书画与商品挂钩,傲骨清气却分文不少。
郑板桥在考取进士后,便很少再写馆阁体了,开始经营其自己书兼百味的“六分半书”——隶、楷参半,多体合一,形貌“摇波驻节”,布局似“乱石铺街”,独树一帜,是他在书法上的最大成就。郑燮在《赠潘同冈》诗中说:“吾曹笔阵凌云烟,扫空氛翳铺青天。一行两行书数字,南箕北斗排星躔。”金农曾评价郑燮:“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谷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郑燮在本幅题画诗与署款的书法上,举重若轻又不失结体,足见其六分书之完熟。
郑燮的画风与书风一样富有创新精神,且对画竹钟爱有加。他约二十二岁始学画竹,曾自诩“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板桥题画 靳秋田索画》)。其画法依据“书画同源”之理,取苏轼、黄庭坚 “书法之关钮,透入于画”,并且对书法技法入画颇有感悟,“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此吾画之取法于书也”。此幅《竹石图轴》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借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兰竹依石而立,画石先勾出石的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擦,石上无苔痕。用墨秀丽淡雅,时至今日,仍如新竹一般,清新爽朗跃然纸上。此风度正如自提所言,与西施浣纱无异了。兰竹由左下伸出的石头进行统合,以求视觉上的均衡。郑燮不著过多笔墨,仅用墨色的微妙变化,拉开前后关系,使幽从中来。
郑燮作画以“有芝弗采,有兰弗掇,各适其天,各全其性”为宗旨,在对苏轼、文同、石涛、高其佩等人的墨竹作了深入的研究后,亦主张取法自然。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早已超越了绘画,成为了中国人关于艺术创造过程的代表性哲思。他在65岁作竹图时有言“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中晚年时的郑燮用笔已经达到了天机流露、纵横自如的地步,借笔墨传达出对空灵洒脱和活泼境界的追求。本幅作品便在此时期创作,足见其已臻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化机之境了。
明清时期人文思潮和个性解放与自我表现倾向的出现,一反传统的思想表现在艺术上便出现了异乎传统的创作理念,不苟同于正统思想也是被称为怪的原因。这一点除了在画面表现上,还体现在其对诗词不屑作熟语上。郑燮总以兰竹石隐喻人格,在此又以美人气质比兰竹石——“美人腰瘦,西施浣纱”,诗画古怪有韵,相得益彰,引导了观者对画面意境的体味。
画心钤有郑燮自用印三方及鉴藏印一方。除“郑燮之印”外,还有郑燮钟爱的由僧静山所刻“丙辰进士”之印及“病梨阁”(《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1987.12)》)一印。右下“渊雷室藏”为严载如之印,严载如(1897~1992),名昌堉,三佩簃,号二民居士,上海人,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学者、商人、收藏家。鸣社社员。书法精于篆隶,擅长山水、花卉。鉴定精审,且富收藏。经如此海上名家过眼,无疑为此件作品的真伪提供了有力参考。
浙江省博物馆在今年推出的年度大展《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将历来画竹名作汇集一堂,其中就有郑燮的《仿文同竹石图轴》。在郑燮的作品前,游人纷纷驻足,关注度甚至不输在本次展览中开画竹先河的文同。千百年来,画竹者不胜枚举,登此之堂者,仅数十人而已;而此数十人中,不落俗套且深入人心者,唯板桥而已。书兼百味的“六分半书”近三百年后无来者,“五十年来独画竹耳” 成就了以竹喻人的创作传统。郑燮对诗书画不断钻研、追求新意,成为了鲜明的将文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美学代表。望诸君以此《竹石图轴》,观竹君之性情,仰文人君子之品格,关照自身之性灵。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