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渭(1521~1593) 墨花八段卷

图录号: 1561

估价RMB: 18,000,000-25,000,000

成交价RMB: 29,325,000(含佣金)

1561
徐 渭(1521~1593) 墨花八段卷
水墨纸本 手卷
1591年作
引首:神韵融于大写中。青藤精品,丙戌(2006年)王伯敏。钤印:王伯敏印(白) 丙戌(朱)
款识:1. 元章梅花曾换米,余今换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家。钤印:袖里青蛇(白)
2. 种蕉元爱绿披披,谁解将蕉染墨池。我却胸中无五色,肯令心手自相欺。钤印:天池山人(白)
3. 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要高人。钤印:徐渭之印(朱)
4. 二月二日涉笔新,水僊竹叶两精神。正如月下骑鸾女,何处堪容啖肉人。钤印:文长(白)
5. 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钤印:黑三昧(白)
6. 荷花越女两相怜,小墨描颦别有神。再遇猿公溪水上,不愁输与闘青萍。邻。钤印:佛寿(白)
7. 璞中美玉石般看,画里分明煞欲穿。世事模糊多少在,付之一咲向青天。钤印:青藤道士(白)
8. 竹劲由来缺样同,画家虽巧也难工。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个琅乾不向东。钤印:金垒山人(白)
9. 天池道人写杂卉于五云深处,时万历辛卯之重九日。钤印:湘管斋(朱)
题跋:1. 天竺西边数间屋,绕之千万树梅花。春风老尽不归去,可要真成换米家。钤印:□立(朱)
2. 大桥东去吾家是,百本芭蕉水一池。忽听萧骚入梦里,先生笔底剧余欺。钤印:□立(朱)
3. 彭泽何心偏爱菊,为他有骨不开春。吾思好事东坡老,用荐题作画人诗。钤印:泾南(白)
4. 珊瑚作节秋为骨,香玉为肤月作神。怪底纤尘着不得,玉郎原是大罗人。钤印:泾南(白) 
5. 我来海天野鹤身,啄云误入玉堂春。看他花发还花落,一度秋来一怆神。钤印:泾南(白)
6. 空塘续续莲风起,野水凄凄露气酣。叶北一声鱼拨剌,谁人忽唱望江南。钤印:□立(朱)
7. 昨向庭中植一本,便多飞鸟往来穿。晚凉浴罢坐其下,可比江南七月天。钤印:泾南(白)
8. 从来画品推摩诘,可惜王门作画工。谁挹先生双袖得,褵褷鹤影玉山东。钤印:泾南(白)
9. 康熙甲午(1714年)初秋,张照看画和诗。钤印:□立(朱)
10. 水痕墨趣自天成,花有清芬实有莹。展卷心襟开荡荡,旧时门巷再重寻。生平最爱青藤画,兹卷为老人晚期随兴之作,笔墨酣畅,风度谨严,展读数过,如温旧课,心襟洒爽,不可言喻。再易许。癸卯(1963年)端阳节,个簃启之于沪上西郊。钤印:王贤印信(白) 启(朱)
11. 天池道人以雄伟奇特之才,孤高纯洁之气,爱国御侮之志,恶邪嫉奸之愤,本可大有为于世,顾乃所遇不偶,屡不得志于有司,乃发而为诗文,溢而为书画,故豪放纵肆象其为人,巍然成为一代大家。影响所及,迨三四百年而声光益显。予尝两至绍兴,谒青藤书屋,见青藤葳蕤,天池清澈,室中石刻楹联犹存,想见道人吟啸盘礴,不可一世之概,宛然在目,辄低回流连不忍去。今更修葺一新,永为艺术界所爱戴,则道人一时之不幸,未始非千载之大幸也。长林同志嗜画成癖,对道人画尤为景仰,偶获此诗画长卷,诧为至宝。此卷乃老年所作诗书画,无不精纯典雅,无纵横习气,殆所谓既追险绝,复归平正者耶。一九六三年八月望游芝罘,长林同志出以相赏,殊庆眼福之不浅。俞剑华题于烟台山下,时年六十又九。钤印:剑华(白)
12. 草草文章皆绝古,离披书画更精神。如椽大笔淋漓在,三百年中第一人。读青藤老人杂花长卷,即书二十八字,六三年初秋于青岛,寿。钤印:阿寿(朱) 天寿(白)
13. 青藤尝自言其诗文书画以书为弟一,而画居末,当明嘉靖之际,祝枝山以书法高视于吴门,为后来所宗尚,然青藤书以视枝山,实在上头,宜乎其目赏弟一,青藤虽不自慊于其画,然佳者淋漓酣畅。□□笔如丈八蛇矛,极放荡之致,要亦为画坛之逸骥,不独书为弟一也。此卷所写墨花,如牡丹水仙诸图,犹有白阳情致。纪年辛卯,为万历十九年,时青藤年已七十一,距其卒仅二年,故画笔亦饶暮气矣。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为长林同志属题。稚柳。钤印:谢稚柳(白) 壮暮斋(白)
签条:青藤老人墨戏。

著录: 1.《徐文长文集》卷十二,明·万历刻本。

2.《徐文长逸稿》卷八,明·天启三年张维诚刻本(1623年)。

3.《天瓶斋书画题跋》补辑,清张照著,乾隆三十八年孔氏刊本(1773年)。

4.《新美術》P30-31,新美術雜誌社,1991年2月。

5.《中国书画全书·第八卷》P866—867,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6.《潘天寿》P162,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年。

7.《書畫縱橫》P30,書畫縱橫雜誌社,2008年。

8.《游览崂山闻人志》P636,青岛市崂山区史志办公室编,方志出版社。

9.《芥子园画谱与中国画》P22,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编,西泠印社出版社。

说明:乾隆年间张照画心题跋九次。王伯敏题引首,王个簃、俞剑华、潘天寿、谢稚柳题跋。 另有标的为于希宁临摹本拍品一卷。
徐渭本件为去世前二年(1591年)所作,与稍晚数月的(1592年)故宫九段本、上博八段本,在大小、形制、内容上有同工之妙,是私人手中徐渭最晚年风格的罕见巨制。
较公藏几本更有趣味的是,本件每段都有康乾书家张照的和诗题跋。张因平苗不当入狱,与徐渭一样饱经沧桑,且二人都在诗歌、音乐等广泛艺术方面修养深厚,题诗更显惺惺相惜。张照所有和诗皆收录于《天瓶斋书画题跋》,徐渭题诗则早在明代已有著录。
徐渭是明清大写意花卉的开创者,而在大写意花卉最为称道的中国现代绘画中,又有代表人物潘天寿、谢稚柳、王个簃为本作题跋,于希宁临摹全卷,当是传承意义所在。1963年秋,美术史家俞剑华因举办个人画展,与潘天寿等赴山东青岛,同时造访此件名作,青岛市地方志也记载了这一佳话。
XU WEI  BEAUTIES
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Dated 1591
Literature: 1. Collection of Xu Wenchang’s Works, vol. 12, block-printed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2. Manuscripts of Xu Wenchang, vol. 8, block-printed by Zhang Weicheng in 1623
   3. Inscriptions for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 from Tianpingzhai, 1773
4. Complete Collec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vol. 8, pp. 866-867, Shanghai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ublishing House, 1994
5. Anecdotes from the Trip to Laoshan, p. 636, Fangzhi Publishing House
Note: Inscribed by Zhang Zhao for nine times in Qianlong period. Prefaced by Wang Bomin and inscribed by Wang Geyi, Yu Jianhua, Pan Tianshou and Xie Zhiliu.
引首:84×31cm 画心:545.5×31cm 题跋:207.5×30.5cm
RMB: 18,000,000—25,000,000
作者简介: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浙江绍兴人。工山水、人物、花卉,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书、诗、画浑然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跋者简介:1. 张照(1691~1745),初名默,字得天,号泾南、长卿、天瓶居士,室名法华盦,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乾隆七年歴官刑部尚书,供奉内廷。通法律,精音律,工诗文、书法,兼能画兰、梅,笔致秀雅。
2. 王伯敏(1924~2013),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浙江台州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入北平国立艺专,受业于黄宾虹,又求学于北京文学院,专攻美术史,兼习国画。工书画、诗词。曾任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美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
3. 王个簃(1896~1988),名贤,字启之,号个簃,室名霜荼阁、还砚楼,江苏海门人。吴昌硕入室弟子,工诗词书画,善写意花卉,恪守师法,笔墨酣厚,喜以篆籀法、草法写藤本植物。上海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画院画师。
4. 俞剑华(1895~1979),名琨,以字行,山东济南人,长期居上海、南京。191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师从陈师曾。擅长山水,亦工花卉,并能书法。历任新华艺专、上海美专、东南联大、暨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对中国美术史论研究成就尤大,著作甚丰。
5.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现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曾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国立西湖艺专校长。1959年出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并于次年当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副社长。出版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诗存》及各种版本的《潘天寿画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6. 谢稚柳(1910~1997),名稚,字稚柳,以字行,晚号壮暮,江苏常州人。著名画家、鉴定家。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顾问,历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管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