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铜鎏金释迦说法像

图录号: 2351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成交价RMB: 345,000(含佣金)

2351
清乾隆·铜鎏金释迦说法像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AKYAMUNI
高:33cm
RMB: 300,000-400,000
在清朝诸帝中,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尤以乾隆皇帝为最,他不仅以章嘉·若必多吉为师听受佛法、接受灌顶,还在皇宫中建雨花阁,供设坛城和密宗神像,作为自己修持密法的专用场所。乾隆陵寝的地宫中,门上刻藏传佛像,四壁刻满藏文经咒,以求藏传佛教护佑其来世及子孙。据记载,清宫内从花园到寝宫遍布佛殿佛堂,总计有近五十处之多。紫禁城之外,北京雍和宫、承德外八庙,以及著名的“三山五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处,供奉着藏传佛教庞大教义体系中的众多尊神,数以万计的藏传金铜佛像,形形色色蔚为大观。当时在承德和北京建有满族僧人的藏传佛教寺院,乾隆皇帝命章嘉·若必多吉等人主持,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译成满文,乾隆帝亲自审阅核定,并刻版印行。
由于皇室的法事活动非常多,清朝皇宫中制造藏传佛像的工艺也很发达。乾隆宫廷制作的造像采用失蜡法,由中正殿画佛喇嘛及章嘉等大喇嘛画纸样,再拨蜡样,后交造办处铸造,重要的造像每道工序都要“恭呈御览”,反复修改。当时的宫廷造像匠师不仅有汉族人,还有蒙古、西藏及尼泊尔人,多种艺术因素交融,创作出乾隆宫廷风格造像。此时期的金铜佛像以小型像为主,如本尊般大尺寸的较为少见,是在延续永宣宫廷造像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加华丽而具宏阔气度的造像风格典例。
此尊释迦牟尼造像无论从造型、装饰还是工艺上看,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品质,展现了清代宫廷雕塑艺术和工艺技术的鲜明特点。通体鎏金后再泥金,其特色为衣饰鎏金,其余面部和身体有裸露的部位均泥尼金,称为「见肉泥金」,鎏金厚重,金水质优。胎体厚重且结构匀称,造像端庄大方。头部螺发繁密,圆宝顶严,宽额润颐,双耳长垂,弯眉张目,鼻挺而嘴巧,相呈威仪,神韵庄严肃穆。肩宽腰细,身躯厚实,挺胸端坐,姿态朴实,比起一般乾隆宫廷造像的体态明显舒展优美,观之心宁气平。佛陀身着通肩式袈裟,衣褶流畅自然,宛若微风轻拂,衣缘刻饰花纹绦带,精美如画,双手在胸前结说法印,故此尊像又称为“说法相“。说法像亦作初转法轮像或转法轮像,为佛祖四十五岁正式说法传教之形象。全跏趺坐于束腰式仰覆莲座上,莲座上缘饰有大连珠,粒粒分明,底缘则有小圆珠,刻划细微,莲瓣饱满立体,瓣端角尖且富含层次感,为释迦牟尼标准的说法像。
乾隆时期,由于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期的佛像用材考究,不惜工本,整体而言,此像以标准的乾隆宫廷黄铜铸造,铜质冶炼精致细密,灿若黄金,造像器壁厚实严谨,分量沉重,彰显尊贵的宫廷气派。远观威严端庄,近赏工艺精湛,神态庄严而不失自然,法相生动传神,特征鲜明,充分体现出清代乾隆时期极高的工艺水准,为典型清代乾隆照办处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
参阅:华艺国际2020秋季(北京)拍卖 成交价4715000.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