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6
潘天寿(1897~1971) 拟米家山水
设色纸本 立轴
1941年作
款识:米襄阳源出董源,然其格趣遒上,隅一点染,意趣辄在笔墨之外。资创先生雅属,三十年,寿并志。
钤印:阿寿(白) 天寿(白) 阿寿(朱)
出版:1.《潘天寿书画集(下编)》P44,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2.《潘天寿全集》第四卷P336,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著录:3.《中国名画家全集 潘天寿》P26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气结殷周雪——潘天寿山水画研究》P124,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来源: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中国书画专场”第11号拍品,1989年11月。
说明:此作成画之年,为避战事迁往内地的国立艺专再掀学潮。潘天寿受邀任代理校长经月后请辞,乞归缙云老家探亲。这一时期,潘氏编写有《中国画院考》《听天阁诗存》等理论著述。数年间,对于传统画论、画作,亦不乏深入研读。
本件《拟米家山水》借古开今。图中,潘氏即拟米家云山大貌,以“米点皴法”戏墨山水,并于款识内详论米氏绘事根柢之由来。所绘或为潘天寿综合江浙所见山川、楼阁景致高度提炼而成。其笔笔所绘,实则已内化为霸悍雄健的“自家云山”。其面目在潘天寿所绘山水中极其罕见,殊为难得。此种由董源至米芾,再至彼时绘画语境的再阐释、再创造,恰是潘天寿于严峻的战乱生活中,对于自述“意趣辄在笔墨之外”理念的深刻洞察与自觉践行。亦是其有关近代画史内,重振传统绘画议题的朴素坚持与思考。
对于米家云山,对于米芾、董源间的关系,画史历来多生讨论。伴随着元代文人画大兴,“米氏云山”随之得以广播。高克恭、方从义等家成为发展“米氏云山”的重要人物。其中,高克恭追根溯源,将董、巨之法与米氏云山重新融合,最终形成笔墨兼备的云山墨戏的经典范式。明清以降,“米家点”已经成为综合性画史语言在山水画中广泛运用。
而有关米、董二人间的关系,夏文彦、汤垕、董其昌诸家对此分别进行过阐述。汤、夏二人认为米芾山水源出董源。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自有奇思。米氏父子运董源之法,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董其昌则明确指出“米家父子宗董、巨,删其繁复”。逮至近现代,1941年的潘天寿创新性地认为,米芾虽源出董源,却特殊在点染,意趣显露于笔墨之外。
基于上述观念的指导,在“点染”方面,潘天寿尤其着意。画内,其一变米氏父子飘渺、迷蒙的气质。将米点转化为更具力度与节奏的浓、淡积点。运笔如“屋漏痕”般,强调中锋沉厚的金石意味。此种强化骨气的表现形式,亦是潘天寿“强其骨”美学主张的关键性实践。潘天寿以苍松、怪石为前景,遒劲嶙峋。楼阁、亭台置于中景,周遭辅以潘氏特有的浓重点法,以示云意。远景云山则用坚实、厚重的大笔横点绘就。学米甚似,跳开去又离米最远。
《拟米家山水》中,另可见罕少出现于潘氏同时期作品中的隶书款识。自1915年,潘天寿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后,因二师书法都以学碑为主,潘天寿亦因此逐渐跳出帖学藩篱,开始于先秦、汉魏书法着力,进入碑学的新阶段。画面左上方款识“米襄阳源出董源”数句,以汉隶为基调书就,开创性地融入《爨宝子》等碑学一脉书风,结体活泼、欹侧奇崛。使人耳目一新之余,与“潘家样”之云山相得益彰。
PAN TIANSHOU LANDSCAPE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941
Illustrated: 1. Collected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of Pan Tianshou, vol. 2, p. 44,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 Complete Works of Pan Tianshou, vol. 4, p. 336,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Provenance: Lot 11,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ession', Rong Bao Zhai (Hong Kong) Co., Ltd., November, 1989.
69×40cm
RMB: 2,800,000-4,000,000
作者简介: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颐者、雷婆头峰寿者、懒道人、三门湾人等,室名听天阁等,浙江宁海人。现代艺术大师,在美术(书法)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理论诸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尤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破常规,立新格,气势雄阔,一扫清后百年陈陈相因的媚俗画风。其指墨画是自清代高其佩之后的又一座高峰,诗书印均有独到面目。1923年后,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艺专教授,国立西湖艺专校长。生前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编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书法讲义》《治印纵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