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2933
估价RMB: 1,200,000-2,000,000
李可染(1907~1989)天下第二泉图
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可染写生。
钤印:可染(白)有君堂(朱)
说明:本作为李可染江南写生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54年南下写生期间。此次写生之旅是李可染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标志着他从师承齐白石、黄宾虹所奠定的深厚传统研习,转向“师法造化”的实践探索,并初步构建起其个人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图式。
本作所绘为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惠山二泉自唐代陆羽《茶经》评为“天下第二”后,便成为文人品茗、雅集的圣地。李可染通过画面中泉亭、古树、方池等元素,将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意,以及阿炳《二泉映月》的琴韵转化为视觉语言,使画作成为茶文化、音乐艺术与山水意境的三重载体。
李可染1954年的江南写生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深刻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教育体系以及文化价值等维度。在创作革新方面,早在1950年发表的《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中,李可染便直指明清以来山水画因循抄袭、脱离现实的积弊,疾呼必须“挖掘堵塞六七百年的源泉”,回归自然与生活。江南写生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宣言。 在教育体系转型上,李可染亲自主导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中国画革新小组”,增设“对景创作课”,以取代陈陈相因的纯临摹教学。
此次写生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1954年北海公园举办的“李可染、张仃、罗铭写生展”引发了轰动效应,直接推动了各地画院效仿,掀起深入生活的写生风潮。
本幅《天下第二泉图》正是李可染践行中国画改革决心的典范之作。 在技法层面,他创造性地融合西画光影与透视原理(如借鉴伦勃朗式明暗对比)于传统积墨法之中,并巧妙融汇水彩技法特性以表现茂密树丛的质感。在构图观念上,他彻底摒弃了“书斋山水”的窠臼,转而采用俯视视角截取生活场景,运用几何结构重组空间关系(如方池水平基座与亭柱垂直线条的交错),从而赋予惠山“天下第二泉”这一传统人文景观以崭新的现代视觉秩序。
LI KERAN THE SECOND SPRING IN THE WORL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mounted
44×32.5cm
RMB: 1,200,000-2,000,000
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1989),自号白发学童,室名师牛堂,江苏徐州人。1947年先后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著名山水画家。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