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2631
估价RMB: 10,000-20,000
古 元(1919~1996)、李 桦(1907~1914)、陈烟桥(1911~1970) 有关回忆鲁迅的文稿三种
文稿 十八页
1961、1962年作
刊载:1. 《美术》P41,李桦《鲁迅论木刻民族遗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第5期。
2. 《美术》P42,陈烟桥《最后一次的会见——回忆鲁迅先生》,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第5期。
3. 《美术》P8,古元《到“大鲁艺”去学习》,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第3期。
说明:此为李桦、陈烟桥、古元有关回忆鲁迅的文稿三种,通篇亲笔,有多处修改,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均有刊载。但此文稿与定稿略有差别。
附陈烟桥信札一通及《美术》杂志校样等相关资料。
1961年是鲁迅诞生八十周年暨逝世二十五周年纪念年,《美术》杂志征集纪念鲁迅文稿。众所周知,中国木刻在鲁迅的倡导下得到长足发展,并对中国革命产生积极影响。陈烟桥、李桦是最早响应鲁迅号召的新兴木刻运动先驱,曾受到鲁迅的指点。
GU YUAN, LI HUA AND CHEN YANQIAO MANUSCRIPTS ON RECALLING LU XUN
Eighteen pages
Dated 1961 and 1962
Published: 1. Lu Xun's Study of National Heritage Wood Carving, Art , issue no 5, 1961
2. The Last Meeting—Recalling Lu Xun, Art, issue no. 5, 1961
3. Going for Study in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Art, issue no 3, 1962
38×26.5cm×4 26.5×19cm×5 25×18.5cm×9
RMB: 10,000-20,000
作者简介:1. 李桦(1907~1994),广东番禺(属广州市)人,擅长版画、美术史论、美术教育。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1930年留学日本,因“九·一八”愤而后回国。1934年在广州组织“现代版画会”,是响应鲁迅号召的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抗战时期推动木刻运动,曾发起组织“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7年应徐悲鸿邀请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投身学生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执教中央美术学院。
2. 陈烟桥(1911~1970),曾用名陈炳奎,广东深圳人。中国版画家。1931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与鲁迅通信,在鲁迅的鼓励支持下,继续从事版画创作。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美术科科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等。
3. 古元(1919~1996),字帝源,广东珠海人,版画家,擅水粉、水彩,延安木刻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原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曾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参加1942年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