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霁蓝釉豆

图录号: 1464

估价RMB: 150,000-300,000

1464
清乾隆·霁蓝釉豆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
青铜豆为先秦时期盛食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人祭祀讲究崇本尚质—“器用陶匏”。故清代乾隆御窑厂开始制作瓷质祭器,据《清文件》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月二十五日,司库白世秀将做得祭器木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将祭器盖里并底俱刻款。钦此。于五月初二日,司库白世秀将坛庙祭器纸样十五份……交江西唐英烧造……”。而《清史稿》志第五十七则又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诏祭器宜法古,命廷臣集议,始定制……凡陶必辨色,圜丘、祈毂,常掣青”。由此可知此类蓝釉豆当是乾隆十三年为北京天坛所定烧的瓷质祭器新品种,其后遂成定式,各朝均有制作。
本品制作规整,端庄大气,釉面肥润丰腴,纹饰古朴,肃穆典雅,霁蓝釉色如蓝宝石,沉静内敛,为乾隆窑仿古器中的经典之作,又为祭祀之器,凸显地位之重要,殊为收藏佳品。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BLUE-GLAZED VESSEL WITH ‘QIANLONG’ MARK, DOU
Provenance: Mingchengguan collection.
高:25cm 直径:14.5cm
RMB: 150,000-300,000
来源:明成馆旧藏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