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窑变釉蒜头瓶

图录号: 1472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1472
清乾隆·窑变釉蒜头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
本品蒜头口,束颈,颈部饰以二道凸起弦纹,鼓腹,圈足。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窑变釉,采用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瓶内蓝色如蔚蓝的天空,瓶口月白如日照的光晕,温和细腻;瓶身红彩若红霞满天,其间紫彩若隐若现,如红霞掩映下的天际,斑瓓多姿;釉面光润莹洁如宝石,充满玻璃质感。底圈足内施酱色混白亮釉,下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西清古鉴》中即有铜质蒜头式样。瓷质蒜头瓶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
单色釉器一观釉色,二观器型。窑变釉是清雍正时,唐英任职御窑厂督窑官期间所创烧的新釉,是仿钧釉的一种,因其釉料配比中含有大量的铜和其他多种微量元素,故而呈现出红、蓝、紫、绿等色,更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乾隆一朝蒜头瓶式样丰富,尤以本品最称俊雅秀逸,其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所施窑变釉,采用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瓶内蓝色如蔚蓝的天空,瓶口月白如日照的光晕,温和细腻;瓶身红彩若红霞满天,其间紫彩若隐若现,如红霞掩映下的天际,斑瓓多姿;釉面光润莹洁如宝石,充满玻璃质感。底圈足内施酱色混白亮釉,下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
此式蒜头瓶颈部有二道凸起弦纹,清宫原称为“双环蒜头瓶”,创设于乾隆二年五月,是乾隆早期御瓷尊贵之造型,有珐琅彩、青花和颜色釉诸品种。此式蒜头瓶应为乾隆早期独有的式样,存世珍罕。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FLAMBE-GLAZED GARLIC-MOUTH VASE WITH ‘QIANLONG’ MARK
Provenance: 1. Lot 353, Sotheby's Hong Kong, 1980.
2. Lot 88, Sotheby's Hong Kong, May 30-May 2, 1991.
3. Lot 233, Christie's London, November 16, 1999.
高:25.5cm
RMB:800,000-1,000,000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0年,编号353
香港苏富比,1991年4月30日-5月2日,编号88
伦敦佳士得,1999年11月16日,编号233
来源:伦敦佳士得,1999年11月16日,编号233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