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1887~1958) 为纪念革命烈士张应春女士作  《礼蓉招桂龛缀语》稿本

图录号: 2803

估价RMB: 100,000-200,000

2803
柳亚子(1887~1958) 为纪念革命烈士张应春女士作  《礼蓉招桂龛缀语》稿本
线装本 一册(共三十三页)
1932年作
鉴藏印:陈君葆读书记(朱,二次) 
刊载:1. 《时事新报·青光》民国二十一(1932)年12月1日至民国二十二(1933)年2月10日。
2. 《国闻周报》第十卷第一期,民国二十二(1933)年。
3. 《华侨日报 文史周刊》,陈君葆主编,民国三十七(1948)年。
4. 《香港大公报》,陈凡主编,1957年。
著录:5. 《磨剑室文录 下》P1115-113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陈君葆全集·书信集》P563、564,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
说明:陈君葆旧藏。柳亚子曾托陈氏将《礼蓉招桂龛缀语》发表于《华侨日报》《南洋商报》《香港大公报》等。陈氏且为柳抄写《图南集》。
此为柳亚子手书《礼蓉招桂龛缀语》稿本,计33页,有本款,1932年作,为纪念大革命失败后、在清党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张应春女士而作,记录同时代文化人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至1932年间国民党统治的观感,为具有现场感的历史文献。
册中收录柳亚子及其友人诗文题咏32折,1932年12月1日开始最先于《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上刊载,至1933年2月10日连载完毕,1933年刊于《国闻周报》,后完整著录于《磨剑室文录》。《青光》连载本与《磨剑室文录》本一致,只个别部分稍有修改和增补,唯《青光》本无后补之刘三诗。诸多诗词并见载于个人单独文集、南社相关诗文集。
稿本收录柳亚子、陈树人、诸宗元(贞壮)、陆丹林、林庚白、傅熊湘(钝安)、刘三(季平)、朱钵文、沈昌眉(长公)、沈昌直(次公)、沈有勇、陈蕺人、林一厂、凌景坚(太昭)、褚问鹃、陈希伏、王楚英等人诗文,记录张应春生平事迹和诸人题咏之背景,兼及诸宗元去世、陈树人丧妻、南社友人诗酒沉沦,弥漫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失望低迷情绪,从中可见清党导致昔日革命同仁离心之趋势,亦可见南社社员及其友人的文人本色。
柳亚子在张应春牺牲后历时多年反复回忆张氏,既可见二人交情之笃厚,亦可知清党对柳亚子等一众文人影响之深。张应春与柳亚子四妹柳均权为小学同学,1925年由柳亚子推荐,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同年秋加入共产党,1927年4月在南京被捕遇害,时柳亚子逃亡日本。1928年回国游南京时,柳亚子请友人陈树人、诸宗元绘《秣陵悲秋图》并广征题咏。1932年,柳亚子选其中32则题咏辑成《礼蓉招桂龛缀语》一册,并自题小记一则。据“自记”言,此册为柳亚子应“天庐和尚”索稿而成。所及“天庐和尚”即黄天鹏,时任《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编,是以此稿首先连载于《青光》。
1949年1月29日,柳亚子曾致信陈君葆,曰:“拙著《礼蓉招桂龛缀语》,吴兄言已交兄处,未知能在《华侨》发表否?”所言当指本稿。此时,稿本已经过部分增改,特别是最后一则加入刘季平题《秣陵悲秋图》诗。据郑逸梅《南社丛谈》记载,该稿至建国后由《华侨·文史周刊》登二十一则,香港《大公报·艺林》续刊全文。
张应春(1901~1927),名蓉城,号秋石,江苏吴江人。毕业于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创办《吴江妇女》杂志并任主编。1927年4月10日在南京被捕,遇害牺牲。
LIU YAZI AUTOGRAPH MANUSCRIPT OF LI RONG ZHAO GUI KAN ZHI YU IN MEMORY OF REVOLUTIONARY MARTYR ZHANG YINGCHUN
Thirty-three pages
Dated circa 1932
Published: 1. Shishi Xinbao · Qingguang, December 1, 1932, - February 10, 1933
2. Guowen Zhoubao, vol. 10, issue no. 1, 1933
3. Huaqiao Ribao Wen Shi Zhoukan, 1948
4. Hong Kong Ta Kung Pao, 1957
Literature: 5. Mojian Shiwenshu, vol. 2, pp. 1115-1138,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3
6. Complete Works of Chen Junbao · Collection of Letters, pp. 563-564, Guangdo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8w
35.5×26cm(册)
RMB: 100,000-200,000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