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4
估价RMB: 400,000-600,000
何绍基(1799~1873)、何绍祺[清]兄弟等
为霁园先生作 杂书册
洒金纸本·纸本 册页(共三十页)
款识:(文略)。
题跋: 此册之珍乃因猿叟早岁之作极少见于世也,是册为其二十四五岁时之少作……己丑冬月观后谨跋,觉公于化蝶堂寓。钤印:梅(朱) 墨生(白)
签条: 何子贞诸家为初霁园杂书册。耕心先生雅鉴,丁丑冬日,史树青。钤印:君长(朱)
鉴藏印: 云间朱孔阳云裳父鉴藏(朱) 云间朱孔阳鉴藏之记(朱)
出版:1. 《何绍基书法精品集》P2-9,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图录》P27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其中两页)
著录:3. 《中国书画》,<何绍基篆刻杂考>P54-56,中国书画杂志社,2011年第8期。
4. 《中国书法》,<何绍基临北魏 张黑女志 二种>P202-204,中国书画杂志社,2012年第9期。
展览:5. “回湘—何绍基书法作品展”,长沙市博物馆,2018年11月。
6. “涵抱万有——何绍基特展”,浙江美术馆,2022年9月。
说明:朱孔阳旧藏。史树青题签。梅墨生题跋。
此册页有何绍基书18页,何绍祺书8页,向柏龄书2页,周潢书1页,上款人皆为霁园先生。
此册为何绍基24至25岁所作,为市场可见最早年何绍基书法册,时其父何凌汉典试泰安,何绍基同在泰安试院。册中小楷以《玉版十三行》为面貌,引首隶书“七柏一松轩”为何绍基自题,当为泰安试院石刻摹本。
此册中“子敬绍闻”为何绍基之三弟何绍祺,因其先名绍闻,后改为绍祺,所存墨迹较罕。根据《何氏族谱》以及何凌汉年表里,可知“凌汉公三子讳绍闻,改绍祺,号勖潜……生嘉庆辛酉十月十七日未时。”
此册中向柏龄与何绍基同为湖南人,考何氏生平,可知向柏龄与何绍基的友谊,几乎持续了一生。在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中,有诗提及向氏。道光癸未,由泰安而济南,与何氏兄弟都有交往,二十四年后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何绍基在《种竹日记》中,又记载了与向柏龄的交往,“(十一月)二十日晨静,午写大字,晡请向筠舫、蒋老九、周荇农、袁漱六、张润农、王鹿平饭。”由此知向柏龄为何绍基的朋友,且往来甚密。
据梅墨生编《何绍基年谱》可知,何绍基父何凌汉于1822年秋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并留任学政,次年,何凌汉主试泰安岁考。何绍基兄弟同在泰安随侍。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亦有诗《同子毅弟早起至岱顶癸未》可证1823年何绍基在泰安。
泰安试院初建于1753年,由泰安知府颜希深主持创建。1784年前后山东学政赵佑视学泰安,驻节试院,遂为命名院后轩堂曰“七柏一松”,并濡墨为书,刻石以纪。1823年何绍基兄弟随侍泰安,入住七柏一松轩时,泰安试院已经建成七十年了,作为泰安府士子考试的常设机构,同时也是学政主持岁考时的办公休憩之所,已成定制。
泰安试院今已不存,“七柏一松轩”石刻亦已佚失,此册何绍基之石刻摹本是泰安试院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惊鸿一瞥。
何绍基生活的年代是帖学逐渐衰微,碑学逐渐兴起的时代。何父凌汉为帖学书家,殿试时即因书法之佳而蒙嘉庆帝赏识,何绍基早年受到其父影响,重视临帖,因而本册可见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帖学之书法面貌。然而通过本册四页摹泰安试院石刻隶书,已可初窥何氏对碑学之热忱。正是通过碑帖融合,才使得何绍基中年浸淫历代名家,深得颜欧三昧,晚年则上达秦汉,化篆,分入真、行,开“隶行书”之先河。
HE SHAOJI, HE SHAOQI, ET AL. CALLIGRAPHY
Ink on golden-flecked paper·Ink on paper, album (thirty pages)
Illustrated: 1. Collection of He Shaoji's Calligraphy Masterpieces, pp. 2–9,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9
2. Embracing All: Catalogue of the He Shaoji Special Exhibition, p. 271 (two pages therein),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22.
Literature: 3.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iscellaneous Studies on He Shaoji's Seal Engravings", issue no. 8, pp. 54–56,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agazine Press, 2011
4. Chinese Calligraphy, "Two Versions of He Shaoji's Copy of Northern Wei Zhang Heinu Stele", issue no. 9, pp. 202–204,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Magazine Press, 2012
Exhibited: 5. "Return to Hunan—He Shaoji's Calligraphy Exhibition", Changsha Museum, Tan Guobin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November 2018.
6. "Embracing All—He Shaoji Special Exhibition", Zhejiang Art Museum, September 2022.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Zhu Kongyang.
Note: Titled by Shi Shuqing and inscribed by Mei Mosheng.
23.5×15cm×29 30.5×19cm
RMB: 400,000-600,000
作者简介:1.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别署东洲居士,湖南道洲人。道光十六年进士。于经学、诗文、词章、金石、史地均有造诣。书工四体,自成一家,世皆重之,为清朝中后期最具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2. 何绍祺[清],又名绍闻,字子敬,号勖敬,湖南道州人。何绍基弟。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累官浙江道员,书法颜真卿,能函家学。
3. 向柏龄[清],湖南溆浦(今属怀化市)人,道光举人,以政绩升松江知府。
鉴藏者简介:朱孔阳(1892~1986),别名云裳、云常,自号三百方富翁,上海人。任金陵大学沪校教授,1982年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擅长书画、文物鉴定,亦精篆刻,又为收藏大家,最喜欢收藏各类名砚、秦汉印玺、唐宋砖瓦。
跋者简介:梅墨生(1960~2019),河北唐山人,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
题签者简介:史树青(1922~2007),河北乐亭人。工书法,精鉴赏。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等。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