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1858~1927) 致日本首相原敬等 有关孙中山的救国札稿三段卷

图录号: 589

估价RMB: 500,000-700,000

589
康有为(1858~1927) 致日本首相原敬等 有关孙中山的救国札稿三段卷
纸本 手卷
识文:1. 而吾思所以救之,拨乱世为太平,回五浊为净土,转烦恼为清凉,回无明为大智,以地狱为天宫,无择无去,不染不舍。且以吾之生世既倨,无量劫来,现无量身……但既不忍发慈悲愿而救众生,来为救世来,为救中国来,则竭其力,以其身为救国之具而已。……故使中国盛平,则吾惟肆志极乐,断不预人国事,不幸觏中国危难,用改戊戌之变法,因公杀身,破家之祸也。……故灵魂不灭与灭,视修鍊凝抱与不。修之抱之则不灭,且放大光明,为圣为神,为仙为佛,阅无量世;不修练,不载抱,以凝聚之,则死即散灭,或分而为马牛犬豕,渐归澌尽。
2. (吾亦愈)书悉。敬亦复电来,无所主张,彼固如是,且无权无财,岂能办到?今所望者,只是梅村耳。顷陈全党败遁归惠,省城虽有公推之者,而行者势盛,今得公武与雪书(附寄),默深不敢上台,且闻受行者委任。彼力本薄而胆小,恐今不易担任,在北当慎酌而后言。……另书可持往洛。复问宪弟日祉。四日,甡言。
3. 邻国相闻,风教相期,海波不扬。伏维旉政优优,福履安善。顷有门人徐勤来东,以事欲进谒,望赐清暇优接,不胜至幸。敬问兴居万福。原总理阁下。康有为拜启,六月一日。
鉴藏印:劲草轩主(白) 徐良珍藏(朱) 
说明:伍宪子、日本首相原敬上款。徐良旧藏。
此为康有为戊戌后论国是卷三段,长三米余,含救国论文稿、致伍宪子及日相原敬函札各一段,具款二处,作于1898至1923年前后,即康氏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时期,是康有为承袭儒家“反求诸己”的修身传统,试图变革国内,同时谋求外部支持方略的见证,谈及孙中山主政下的广府形势,意义非凡。
其中,第一段论救国与自修,共88行近1000字,语涉“救中国”“戊戌之变法”“破家之祸”,具有自传性质,直接关乎康氏领导的戊戌变法及失败后的反思。文中强调以己身为“救国之具”,借助佛教“修鍊凝抱”“阅无量世”等修行观,实现“拨乱世为太平”的变革目标,与康在《戊戌轮舟中遗家人书》中的著名自白“我专为救中国,哀四万万人之艰难而变法以救之……期皆至于大同太平之治,将来生生世世,历经无量劫,救此众生”宏旨一致。文稿中,康有为借助佛教“五浊净土”“灵魂不灭”等概念重构儒家经世传统,将个人生命置于“救国之具”的殉道者维度,为变法失败赋予了象征意义。
第二段为致伍宪子函,谈及孙中山镇压陈炯明叛变及南北时局,涉及孙中山(行者)、吴佩孚、卢永祥、张绍曾(敬舆)、徐勤(雪庵)、麦仲华(曼宣)、许崇灏(公武)、高恩洪、廖容、廖肃等。信中,康谓“顷陈全党败遁归惠……而行者势盛”“陈已败逃”,陈即陈炯明,行者指孙中山。1922年,孙陈决裂,陈派兵包围广州总统府,次年初,孙联合滇桂军反攻广东,1月,陈被迫率残部退守惠州。又据史料,伍宪子于1923年1月由北京往洛阳会晤吴佩孚(与信末“另书可持往洛”相照),旋转赴杭州,专程登上一天山,谒见康有为。综上可知,康氏此信约作于1923年初。
第三段为致原敬函,为引荐门人徐勤而作。徐勤之子徐良钤鉴藏印。查原敬于1918年9月继任首相并组阁,1921年11月4日遇刺身亡。康信落款为“六月一日”(康氏政治文书多用阳历),则写作时间应在1919至1921年间。值得注意的是,康氏流亡日本期间(1898至1901年),原敬尚未进入日本政治核心,亦未涉足对华政治活动;迨原氏组阁,其采取非秘密政策,对中国南北两派不偏倚。信中,康说“门人徐勤来东,以事欲进谒”,恳请原氏接见。徐为万木草堂嫡传弟子、保皇会核心成员,长期负责海外联络与筹款,可据以推测其此行或旨在争取日本对保皇派的支持。此信亦是康有为与原敬直接往来的唯一存世信札史料,对于了望康氏晚年政治活动轨迹、丰富康氏在日寻求政治外援等史料均有一定价值。
KANG YOUWEI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THE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ET AL. ABOUT SUN YET-SEN'S NATIONAL SALVAGE
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Note: Dedicated to Wu Xianzi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Xu Liang.
364×18.5cm
RMB: 500,000-700,000
作者简介: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世称南海先生,广东南海(今佛山)人。近代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维新派领袖。曾组织发起“公交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后组织保皇会。精书法,书宗北碑,为清末民初书法大家。为西泠印社早期赞助社员。
鉴藏者简介:徐良(1893~1951),字善伯,广东佛山人。康有为弟子徐勤之子。早年留学日本,其后前往美国留学。曾担任北京政府司法部、外交部、内务部秘书、中华民国驻美国公使馆秘书、北京总统府顾问等职。
上款简介:1. 原敬(はらたかし,1856~1921),号一山,日本岩手县人。第19任日本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其建立的原敬内阁被公认为日本宪政史“第一个真正的政党内阁”。1900年参与创立政友会,此后历任内务大臣、铁道院总裁、立宪政友会总裁。1918年寺内内阁倒台,受命组织内阁。1921年遇刺身亡。
2. 伍宪子(1881~1959),名庄,字宪子,号梦蝶。广东顺德(今佛山)人。早年随康有为受业,加入保皇会,历任《香港商报》《南洋总汇报》《国事报》主笔,鼓吹君主立宪。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