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692
估价RMB: 150,000-250,000
陈寅恪(1890~1969) 致徐中舒有关傅斯年及哈佛、燕京关系的亲笔信札
信笺 一通一页
识文: 中舒先生着席:顷晤钢和泰(渠知史语所询燕京事,颇觉为难),谓渠所作事及所名等,当直接写一信告弟,以答院总务处之询问,请勿再致圅燕京转询。因渠欲表示与燕京独立态度,深恐因此而与燕京发生隶属关系(观其情甚急迫,若惟恐燕京欲干涉渠之工作者),其内容想甚复杂,弟已告孟真先生,请勿再询燕京。钢日内即将英文圅交弟,由弟转所寄沪可也。此事与我等毫无关系,然藉此足知哈佛、燕京关系之大概。匆此,敬叩撰安。弟寅恪顿首。二月七日。
说明:徐中舒上款。徐曾任史语所秘书。
此为陈寅恪答徐中舒有关史语所事务的信札,论及钢和泰与燕京学社、哈佛大学相关事宜,提及傅斯年,未刊。1929年徐中舒由陈寅恪推荐到史语所任编辑。
据信当知,应是此前史语所曾向钢和泰询问过燕京相关事宜,钢“颇觉为难”,决定将自身工作及效力机关写信告知陈寅恪,由陈“转所寄沪”。陈寅恪与钢和泰学术兴趣相投,关系密切,刚且曾为陈寅恪、胡适辅导梵文,陈则请傅斯年及史语所给予钢和泰经济补助,故傅斯年委托陈寅恪,与钢进行沟通。
信中特别提到,钢和泰似乎表示出“与燕京独立态度,深恐因此而与燕京发生隶属关系”“惟恐燕京欲干涉渠之工作者”,由此可管窥“哈佛、燕京关系之大概”,其中“内容想甚复杂”,或可推测史语所所询燕京事宜,或与哈佛大学燕京学相关。1928年9月,钢和泰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应哈佛大学邀请赴美讲学。此时,哈佛燕京学社处于草创阶段,哈佛希望藉助钢和泰在中国学术界的声望助力燕京学社的发展,而钢氏亦有意向争取哈佛对其中印研究所的财务支援,因此1929年钢和泰以哈佛大学中亚语文学教授身份返回中国,其主持的中印研究所对外身份也相应转化为哈佛燕京学社下属研究所,双方达成条件之一为钢和泰需在中印研究所培养哈佛燕京学社选派到中国的留学生。此外,1932至1935年间,钢和泰亦曾聘任史语所研究员。
CHEN YINKE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XU ZHONGSHU ABOUT FU SINI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VARD UNIVERSITY AND YANJING UNIVERSITY
One page
Note: Dedicated to Xu Zhongshu.
25.5×15.5cm
RMB: 150,000-250,000
作者简介:陈寅恪(1890~1969),号青园,又署青园翁,室名寒柳堂、金明馆、不见为凈之室,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著名诗人陈三立三子。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上款简介:徐中舒(1898~1991),初名裕朝、道威,字中舒,安徽怀宁人。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1928年起,先后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任教授、研究员。1937年,应中英庚款与四川大学的协聘,来到四川大学历史系。新中国成立后,徐中舒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