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毓鎏(1880~1937) 有关黄兴、苏曼殊等清末日记四册及秦氏家族文献一批

图录号: 647

估价RMB: 90,000-150,000

647
秦毓鎏(1880~1937) 有关黄兴、苏曼殊等清末日记四册及秦氏家族文献一批
日记四册、信札三通三页、诗稿八页、文稿十三册
参阅:《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卷,上海交大校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说明:秦毓鎏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参与者,亦是无锡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革命人士之一。他曾在留日期间与张继、苏曼殊等人创立清末留学生中第一个革命团体“青年会”,后加入黄兴成立的“华兴会”,任副会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被孙中山委任总统府秘书。
此为秦毓鎏日记、信札、诗稿、学习笔记及秦氏家族文献一批,有秦毓鎏本款和钤印,涉及载振、黄兴、吴稚晖、钮永建、章宗祥、曹汝霖等,几乎均作于清末,为市场所见数量最大的秦毓鎏文献。
此批文献涵盖秦毓鎏早年学习科举制文、求学南洋公学(189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02、1903年)、参与创立丽泽学院(1904年),以至执教龙山边防法政学堂(1906年),编撰《历代兴亡史略》,从事辛亥革命的历程,从中可见清末志士试图救国的坎坷历程,有一定典型性。
锡山秦氏是江南望族、明清科举世家,此份日记、文献对于研究秦毓鎏之成长、秦家发展变迁皆有裨益,为无锡乡邦文献。其中,秦毓鎏就读南洋公学期间的日记,又可作为上海交大校史文献,可与《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海交大校史编纂委员会编)互相参照。
其中,秦毓鎏丽泽学院相关稿本一册,内含章程、课程及教师等,所拟任课老师包括苏曼殊(子谷)、刘师培(申叔)、刘三(季平)、费公直、钮永建、叶澜(清漪),另及陈少白,为辛亥革命相关文献。
秦毓鎏日记四册,约265页。四册日记皆作于秦毓鎏早年,前三册为其在江苏、上海时所作,第四册则多为秦毓鎏东渡日本留学时期所作。具体包括:己亥年六月初十至十二月三十(1899年7月17日至1900年1月30日)、庚子年元旦至九月十七日(1900年1月31日至1900年11月9日)、庚子年十月初一至辛丑年二月十九日(1900年11月22日1901年4月7日)、壬寅年四月廿日至九月二十三日(1902年5月27日至1902年10月24日)、壬寅年十二月廿四日至癸卯年二月初三日(1903年1月22日至1903年3月1日)日记。
日记多有关于秦毓鎏学习之记载,涉及类目涵盖古文、西文、算学、体操、生物学等等,所及书目包括《论语》《资治通鉴》《日知录》《史记》《庄子》《人谱》《荀子》《明史纪事本末》《二程遗书》《说文》《通鉴辑览》《庸庵文编》等等。秦毓鎏在每日学习之后,往往会写下当日心得见解,可作学习笔记观,对于探究其个人成长、乃至往后如何踏上革命之路颇有帮助。如“读经济书以开智,读理学书以存心”,亦有记录其严亲之教导,如六月二十日“晨起理古文数篇,上午温西文,下午至竢实学堂读西文二课,灯下温之,晚时默温《论语》。”竢实学堂创办于1898年,为无锡最早的洋学堂。
日记中多有秦毓鎏阅读时文之记录,如《訄书》《万国公报》《天演论》《戊戌政变记》《新民丛报》《中外日报》《申报》《同文沪报》等,所及皆为近现代进步思想的代表刊物,可见秦毓鎏紧追时事,密切关注时局变化。
日记中亦有对于1902年发生于日本的“成城事件”的具体描写,并谈及“青年会”。秦毓鎏作为亲历者,事无巨细的将此次事件记录。壬寅年六月廿五日有载“吴稚晖、孙叔方因请蔡公使送学生入成城事被押入警察署”。是年,吴稚晖率学生数十人,赴日本留学,其中十余人拟进日本成城学校学习陆军,时任驻日公使的蔡钧秉清廷意,不肯出保证书,双方遂起冲突。最终事件以吴、孙二人被驱逐告终,秦毓鎏等人也因抗议被拘留。此次事件催生出了首个留学生革命组织“爱国团体青年会”,之于后来的革命组织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记提及兄长秦毓钧(祖同)、吴稚晖、蔡钧、章宗祥(仲和)、吴汝纶(挚甫)、孙叔方、何嗣焜(南洋公学总理)、章宗元(伯初)、杨焕之(曾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张蕴和(《申报》主笔人之一)、秦辉祖(仲云)、俞仲培、赵鸿雪、周伯勛、嵇镜(涤生)、林行规等人,不乏未来民国风云人物。
另有:1.秦毓鎏致母亲有关家事、学习的信札三通;2.秦毓鎏诗稿八帧;3.秦毓鎏著作《历代兴亡史略》抄稿一份,作于1906年,前有秦毓鎏(天徒)1928年题跋;4秦毓鎏对问册一本;5.秦毓鎏学习笔记二册(其中一册有一半为日语学习笔记);6.秦毓鎏有关中国民族、中等国文读本等稿本一册;7.秦毓鎏抄录科考文献一册;8.秦毓鎏抄录先母诗稿一册;9秦毓鎏兄秦毓钧(祖同)《五礼通考补》《皇朝三礼经解辑要》二册,应作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是年秦毓钧参加科试,录取一等第二名。《五礼通考》原为秦氏先祖,清代经学家秦蕙田编撰,惟该书缺盐漕、赋税,秦毓钧拟《五礼通考补》送呈;10.秦熙、秦复培(秦毓鎏叔父)、秦谦培、秦毓钧等秦氏族人科考文献二册,有墨卿批阅。11.秦氏族人信稿一册。
QIN YULIU DIARIES ABOUT HUANG XIN, SU MANSHU, ETC.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LITERATURES OF QIN’S FAMILY
Four volumes of diary, three pages of letter, eight pages of poem manuscript and thirteen volumes of manuscript
RMB: 90,000-150,000
作者简介:1. 秦毓鎏(1880~1937),又名秦默,字效鲁,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与张继、苏曼殊等组织青年会、国学社等,以民族主义为宗旨,文宣革命。1904年,又与黄兴在长沙成立华兴会,被举为副会长。 策划长沙起义未果,1907年参加镇南关起义。1911年11月6日,在无锡发动起义,成立锡金军政分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总统府秘书。二次革命期间,与黄兴等起兵讨伐袁世凯。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担任江苏党部执行委员。
  2. 秦毓钧(1873~1942),字祖同,号平甫,别号一鸣,江苏无锡人,秦毓鎏从兄。1902年与秦毓鎏同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开始筹备锡金公立师范,开学后任学校教务,讲授教育学、伦理学。1908年进上海《申报》任主笔,1913年入中华书局编纂《中华大字典》,1920年入《锡报》任总编辑,1925年创办《无锡新闻》报纸,并接任无锡县图书馆长。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