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1887~1958)、邵力子(1882~1967) 致钱海岳有关南明史研究及中央文史馆等信札五通

图录号: 674

估价RMB: 80,000-100,000

674
柳亚子(1887~1958)、邵力子(1882~1967) 致钱海岳有关南明史研究及中央文史馆等信札五通
信笺 五通十页(带信封一枚)
1950、1951、1963年作
说明:钱海岳上款。
章士钊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职。
此为柳亚子晚年论南明史研究的信札4通9页、邵力子1963年信札1通1页。柳信围绕筹备中央文史馆、编纂《南明史》等内容而作,时在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涉及叶恭绰(誉老)、齐燕铭、高垿(君宾)、尹炎武(石公)、符定一、罗介丘等。诸信内容勾连贯通,可与柳氏日记、年谱对读。
其中,“十月十六日”信作于1950年。据《柳亚子日记》,1950年10月13日抵沪;15日,“高君宾伴尹石公先生来”;18日,“赴苏”。信中,柳亚子称“同行者尚有尹石公、高君宾诸兄”,当系在上海与尹、高商定一同前往无锡拜会钱氏,此为柳、钱首次会晤。南明史研究是柳亚子晚年的学术夙愿与精神寄托。1950年9月中旬,柳获知中央有创设文史馆的意向,其下设史料征纂委员会拟分地志、南明史、清史、太平天国史、中华民国史各组,初定由柳氏兼任史料征纂委员会主任暨南明史小组组长。其后,柳多方联系南明史研究有关专家,并获悉无锡钱海岳“已编成南明史纪、志、表、传一百二十卷,都二百万言”,遂于10月中旬自北京南下,其重要目的就是到无锡亲自拜访钱氏,并“借稿北上”。10月18日,柳与钱晤面,相谈甚欢,一同泛游太湖,并借得钱氏书稿北归。
1950年11月14日信中,柳亚子谈到安排对钱著《南明史》稿进行钞副,并盛情邀请钱氏未来赴京,与同仁共同编纂《南明史》,从中可见柳为未来颇感乐观。检《柳亚子文集》1950年11月29日有柳亚子致朱荫龙函,云:“文史馆局面小变,史料委员会取消,改为史料组,然任务无大差别。弟任组长,兄任第三席组员,已决定。速来为妙,开馆则须到明春也。” 据此可知,原拟成立的中央文史馆下设史料征纂委员会已降格为“史料组”,柳仍任负责组长,钱、朱则分别暂定为首席、第三席组员。
1951年1月24日长信,系为邀钱氏进京及商议纂史体例而作,使用柳亚子六十初度纪念笺书就。据《文集》,1950年12月25日,柳致函姚鹤雏,云:“南明史现改定为‘后明史’,总名则称史料,因弟不敢僭史学之名也。组员人数,极受限制,至多四、五人。”次年2月7日,即此信写作后十余日,又致信朱荫龙,云:“惟经济甚紧,工作人员,每人月薪只肯出小米五百斤,约合人民币五十万元耳。”由此可知,在彼时经济紧缩的条件下,原拟成立的史料征纂委员会编制一缩再缩,待遇一减再减,钱海岳始终是柳氏极力延请的对象。
1951年1月29日信中,柳谓拟将《南明史》改称《后明史》的信札,谈及原因一为章太炎曾如此称呼,二为避免与钱海岳《南明史稿》同名。据《文集》,1950年12月18日,柳亚子致柳无忌家书,云:“我想写一部《后明史》,要明年上半年,把它搞成功,很紧张呢。(现在还没有开始,不过材料已不少了。)”12月25日,柳又致函姚鹤雏,云:“南明史现改定为‘后明史’,总名则称史料,因弟不敢僭史学之名也。”此信则较《文集》作出了改名的具体原因。
附钱大复、唐世蓉夫妇家藏信札、文稿、照片等一批,作于1950至1990年代。包括信札约100页(带信封三十余枚),钱大复备忘录、工作笔记、证件等八册,家庭照数百帧。钱大复为钱海岳次子,与妻子唐世蓉均供职于江苏省植物研究院。
LIU YAZI AND SHAO LIZI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QIAN HAIYUE ABOUT SOUTHERN MING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ETC.
Ten pages
Dated 1950-1951, and 1963
Note: Dedicated to Qian Haiyue.
28.5×18cm 27×19cm×4 26×18.5cm×4 18.5×15cm
RMB: 80,000-100,000
作者简介:1.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共组“南社”,鼓吹革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磨剑室文录》《南社纪略》等。
2. 邵力子(1882~1967),初名景奎,字仲辉,又名凤寿,笔名力子、天富,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人士,与柳亚子等人发起组织新南社,和于右任等创办上海大学。曾任黄埔军校秘书长,甘肃、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驻俄大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常委、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上款简介:钱海岳(1901~1968),字腾英,江苏无锡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政经科,翌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秘书。1937年任国民政府开国文献馆专门委员。1949年任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教授,此后先后供职于江苏省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著有《南明史》。

675  
柳亚子(1887~1958) 致王重民有关补开介绍条及捐赠朱希祖藏书的信札
信笺 一通二页
约1950年11月9日作
识文:重民我兄先生:教悉。办法四条,一切妥善,兄真我之知己也。惟介绍条只开一纸,弟与罗介丘先生,未必能同时到馆,请兄另开一条,由弟付罗先生,为感!至弟之一条,当敬慎保存,留为出入208号之腰牌凭证⼝,一笑。朱先生另一箱已否打开布置?为念。弟事太忙,今天未必能至贵馆,但极关心。大概日内在罗介丘先生处将史乘排油印,请兄予以方便,感何如之!此颂道安!弟柳亚子拜手。十一月九日上午。
说明:王重民上款。建国初王氏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图书馆专科教授。
柳亚子此信,谈到代中央文史馆官员罗介丘论索取北京图书舘介绍信,朱希祖捐赠书籍在该馆开箱布置事宜,以及将“将史乘排油印”等,约作于1950年11月9日。其时,柳亚子有《重订晚明史籍考编制计划》,积极着手整理、研究晚明文献。
所及“朱先生另一箱”,当指朱偰所捐先父朱希祖藏书;“史乘”当指北京图书舘、朱希祖、柳亚子三家所藏晚明史乘;罗介丘,则与柳亚子相识于1950年;所谓208号,指以北京图书舘208研究室为《重订晚明史籍考编制计划》编纂部。
罗介丘[现代],湖南邵阳人,1951年第一届中央文史研究馆30位馆员之一,著有《莱阳事变实地调查报告书》《批校〈唐绝句选〉》等。罗氏为查取资料,须出入北京图书馆,但和柳亚子未必能同行以共享一张介绍条,故信中希望时任副馆长的王重民可补开一纸。
本信内容与西泠拍卖21春3287号拍品相连贯。柳亚子于1950年秋南下,不仅家藏图书尽数捐与政府,又动员朱偰将先父朱希祖所藏珍贵南明史料五箱捐献北京图书馆,信中提到“朱先生另一箱”便为其中之一。据《守望南社·纪念南社百年》载,1950年秋柳亚子“从黎里和上海运来了南明史料和南社资料,捐赠给北京图书馆,并在馆内开辟研究室,打算编《南明史》和出版南社社友的遗集”。又1950年12月18日柳亚子在致其子无忌函中亦有“在北京的书,我把后明史料……都捐给北京图书馆了”之语,故此信约作于1950年11月9日。
LIU YAZI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WANG CHONGMIN ABOUT RE-OFFERING AN INTRODUCTION AND DONATING THE BOOKS COLLECTED BY ZHU XIZU
Two pages
Dated circa November 9, 1950
Note: Dedicated to Wang Chongmin.
27.5×18cm×2  
RMB: 20,000-30,000
作者简介: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共组“南社”,鼓吹革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磨剑室文录》《南社纪略》等。
上款简介:王重民(1903~1975),曾化名鉴,字有三,号冷庐主人,河北高阳人。著名中国古文献学家、版本目录学家。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师从高步瀛、杨树达、陈垣等专攻文史。毕业后在北海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整理古籍和主持编制大型书目、索引。1939年受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整理馆藏中国善本古籍。1947年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创办图书馆学专科。解放后兼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著有《中国善本书提要》《敦煌古籍叙录》《中国目录学史论丛》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