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1877~1927)、罗振玉(1866~1940)、长尾甲(1864~1942)、何海鸣(1887~1944)等 为木苏牧作《诗境》书画册

图录号: 537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690,000(含佣金)

537
王国维(1877~1927)、罗振玉(1866~1940)、长尾甲(1864~1942)、何海鸣(1887~1944)等 为木苏牧作《诗境》书画册
纸本 册页(共十五帧)
1914年作
款识:1.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王右丞《辋川》绝句,应岐山先生雅属。静安王国维。钤印:王国维印(白)
2. 诗境。陆放翁尝书“诗境”二字,粤西、湘西皆有石刻,翁覃溪阁学拓而揭之斋头,因名所居为诗境轩。岐山先生精于诗律,爰以篆书之,即希教正。罗振玉并记。钤印:臣玉之印(白) 叔言(朱)
3. 春寒残帐勒瓶梅,无酒可温炉火灰。梦遶太湖玄墓曲,遥青七十二峰来。雨山居士。钤印:雨山(朱)
4. 玄海波万重,富士山千丈。笔下作记念,海山是榜样。吕圭亨。钤印:吕圭亨印(白)
5. 一苇渡海。双舃遗踪。金嘉镇。钤印:金嘉镇印(白)
6. 画舫香车赋冶游,承平年少最风流。等闲小阅沧桑劫,前度诗人已白头。富士英。
7. 老树著花无臭枝。懒云。钤印:懒云(白)
8. 云树苍凉处,相逢是故人。莫恨湖山远,四海即此邻。桂堂李熙斗。钤印:桂堂(朱)
9. 东篱佳色。安心田。钤印:安中植(白) 心田(朱)
10. 昔我频游江户上,词人一代总相知。偏为晚交惊眼甚,大家全让木苏诗。郑丙朝。钤印:丙朝(朱) 白云山人(白)
11. 介湖。钤印:应元(白) 介湖(朱) 安且吉兮(朱)
12. 莽莽神州一战中,江山无处不腥红。豺狼当道尊新主,狐鼠凭城傲乃公。偾事丧名怜孺子,掀天揭地几英雄。还须摩砺闲身手,逐鹿他年待藐躬。感怀一首,呈岐山诗伯斧正。何海鸣草。
13. □龄。钤印:巠长(白) 子益(朱)
14. 癸丑初冬碧堂生华作。钤印:华(白)
15. 长松落,水潺潺,便可栖迟此一寰。底事青山不容得,白云送我返人间。题画。碧堂华。钤印:华印(白)
16. 保津真景。春岳。钤印:春岳(白)
17. 万岳千山在此中。岐山先生正之。辱弟达画。钤印:□达(白) 知堂(朱)
18. 瘦菊开篱前,秋风一径斜。幽姿邀月动,仙影是陶家。甲寅九月录旧作,鲁石。钤印:鲁石(朱)
19. 大正甲寅秋日写。汲古。钤印:汲古(朱) 白云生处人家(白)
20. 甲寅冬日写,以博岐山先生粲,希政之。桂仙逸士。钤印:□□(朱) □□(朱)
题跋:诗境帖。木苏岐山还暦祝贺记念、大正三年甲寅(一九一四年)催。木苏岐山、岐阜県生、名ハ牧、别号ニ三壶轩主人、勤王之志笃く、国事ニ奔走ス。小野湖山、森春涛、江马天江等ー交ル。……木鶏室记。
签条:诗境帖。木苏岐山还历祝贺纪念。罗振玉、王国维等十七家。木鸡室重装。钤印:墨□□记(朱)
鉴藏印:木鸡室考藏金石文字(朱) 木鸡室(白) 木鸡室印(白) 木鸡图书(朱) 木鸡室金石图书印(朱)
说明:木苏牧上款。伊藤滋旧藏并题跋。
此为王国维、罗振玉、长尾甲、安中植等中、日、朝三国十余家为木苏牧六十寿诞作《诗境》书画册,共15帧,约作于1914年。其中王国维、罗振玉三帧均有伊藤滋(木鸡室)鉴藏印。
作者具体包括:王国维、罗振玉、长尾甲、富士英、何海鸣、安中植、森春岳、田边华(碧堂)、池田桂仙、李熙斗(朝鲜汉城军官学校校长)、郑丙朝(朝鲜太子洗马)、吕圭亨(朝鲜)、金嘉镇(朝鲜)等十数人,多为其时避居、留学日本者。
其中,王国维手书王维绝句《木兰柴》,有本款及钤印。木兰柴即木兰寨,系辋川(今陕西蓝田)景点之一,曾出现在王维山水画的代表作《辋川图》之中。《辋川图》为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此图绢本设色,共绘辋川孟城坳、华子罔、文杏馆、木兰柴、欹湖、柳浪、竹里馆、辛夷坞等二十景。这是王维退隐后所购得宋氏别业、寄情山水之地,王维将之绘制成图并配之以诗,开启了后人诗画并重的先河。现存《辋川图》唐摹本藏于日本圣福寺。
据王国维学术年表,1911年11月,王国维与家人随罗振玉东渡日本,寄居京都。其间王氏家计常赖罗氏接济维持,二人过从极密。1914年2月,王、罗合编《流沙坠简》三卷;同年春,罗校刊群书,请王任编辑。1915年3月,王携家眷归国;4月,随罗再赴日本。
还历,又称还甲、换甲,传统祝寿风俗之一,指六十一岁,意为重新开始一轮甲子。
WANG GUOWEI, LUO ZHENYU, NAGAO KO, HE HAIMING, ET AL. PAINTING ALBUM SHI JING DEDICATED TO KISO MAKI
One album (fifteen pieces)
Dated 1914
Note: Dedicated to Kiso Maki and inscribed by Ito Shigeru.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Ito Shigeru.
31.5×22cm(册页尺寸)
RMB: 400,000-600,000
作者简介:1.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叔言,又字商遗,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等。浙江上虞(今绍兴)人,迁居江苏淮安。擅考古,工书法,行楷古籀,端严方正,小楷尤为精妙。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一生著作达一百八十余种,校刊书籍六百四十余种。
2.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亦作静庵,又字伯偶,初名国桢,号观堂、礼堂、永观,浙江海宁(今嘉兴)人。与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并称“甲骨四堂”。1893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901年秋留学日本东京,次年回国;1904年任江苏师范学堂教习。后至北京,治宋词元曲,后从事甲骨文及考古研究,1924年聘为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自沉北京颐和园昆明湖。著述宏富。弟子遍及海内外,如王力、徐中舒、姜亮夫、谢国桢等。
3. 富士英(1880~1926),字意诚,浙江海盐(今嘉兴)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学。历任学部主事、外交部秘书长、驻朝鲜总领事、俄文专修馆馆长等职。
4. 何海鸣(1887~1944),原名时俊,字一雁,湖南衡阳人。1911年参加文学社,任《大江报》主笔。武昌起义后组织汉口军政分府。1912年于上海创办《民权报》。1913年“二次革命”时入南京策动讨袁,失败后走日本。1915年回国,在上海创办《爱国报》。
5. 长尾甲(1864~1942),字子生,号石隐、雨山、睡道人、无闷道人,书斋名草圣堂、汉砖斋等。日本纉岐高松(今香川县)人。汉学家、西泠印社早期海外社员。光绪二十九(1903)移居上海,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编译室。1914年归国,居京都。著有《古今诗变》《中国书画话》等。
6. 安中植(1861~1919),号心田,晚号不不翁。朝鲜李朝晚期画家。早年以官费留学天津,后在朝鲜近代最早的美术研究团体——书画美术会(1911年创立)全力培养后进。1919年创立书画协会,自任会长。善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尤佳,亦善行书。名载《中国大百科全书》。
上款简介:木苏牧(1857~1916),旧姓小川,初名僧泰,更名牧,字自牧,号果斋、岐山,别号三壶轩主人、果斋幽枘、白鹤道人、五千卷堂主人。日本岐阜县人。明治时期汉诗人,日本关西诗坛的领袖,与高野竹阴并称“双璧”。幕末时期师从儒学家佐藤牧山。明治维新后赴京都,师从江马天江等人学习汉诗。曾主持《东京新报》《大阪每日新闻》的汉诗栏目,著有《五千卷堂集》《星岩集注》等。
鉴藏者简介:伊藤滋(1946~?),斋号木鸡室,日本福井县人。毕业于东京学艺大学书道科及社会科(东洋史专业)。曾任东京都南平高校教谕、东京学艺大学兼职讲师。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研究、碑法帖拓本的收集与鉴藏。著有《木鸡室金石拾遗》《游墨春秋》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