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1900~1990)作,叶圣陶(1894~1988)、张伯驹(1897~1982)、夏承焘(1900~1986)、谢国桢(1901~1982)、施蛰存(1905~2003)等唱和 纪念结婚六十周年《重圆花烛歌》重要稿本及题咏二卷

图录号: 583

估价RMB: 8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380,000(含佣金)

583
俞平伯(1900~1990)作,叶圣陶(1894~1988)、张伯驹(1897~1982)、夏承焘(1900~1986)、谢国桢(1901~1982)、施蛰存(1905~2003)等唱和 纪念结婚六十周年《重圆花烛歌》重要稿本及题咏二卷
画心十五帧、手卷二卷
1978至1991年作
款识:1. 重圆花烛歌。戊午(1978)三月修订。平伯自题。
2. 重圆花烛歌。俞铭衡平伯。前丁巳秋,妻许来归,于时两家,椿萱并茂,雁行齐整。余将弱岁,君亦韶年。阅识海桑,皆成皓首。光阴易过,甲子再臻,京国重来,倏已七载。勉同俚唱,因事寓情焉尔。一九七七年十月廿八日丁巳岁九秋既望,于北京三里河寓斋。
3. 一九七八年五一劳动节于北京。
钤印:俞平伯(白) 平伯乙卯岁病后所作(朱) 者般陋室叫延芳(白)
引首:1. 重圆花烛謌。平伯先生《重圆花烛歌》可增人间伉俪之重。謌辞之美,抑其次也。颖南吾兄属题。庚申(1980)春,潘受。钤印:潘受(白) 虚之(朱)
2. 重圆花烛歌诗跋卷。辛未(1991)重阳,颖南兄属题。顾廷龙,时年八十八。钤印:顾廷龙印(白) 起潜八十后作(朱)
题跋:1. 重圆花烛歌。一九七七丁巳九月。前丁巳秋,妻许来归……晚节平安世运昌,重瞻天阙胜年芳(谓一九一九年五四时)。为君再赋催装句,退笔拈来字几行。戊午(1978)人日到平老新居,出示《重圆花烛之歌》,情挚意切,梅松并茂,曷胜健羡。旋接来书,命桢书之,愧桢劣于行楷,既感厚意,不弃葑菲,乃于占毕之暇,引纸急书。适有客来,鬯谈碑版,贻余旧拓本汉褒斜阁道之碑,夙好所嗜,坐谈不觉盈晷。夜阑人散,晚饭后饮浊醪微醺,乃足成之。盖羡公白首双栖,而桢则孤灯自照,惟有以图书自遣,藉以足余所好而已。知我如公,幸有以教之。一九七八年妇女节,谢国桢书。钤印:谢国桢(白) 佣书堂(朱) 文字之福(白)
2. 昔年南里瞻迟乐,今日巴人恼谢公。似我卮言宁足惜,知君书法晚逾工。广征石墨千秋迹,独抚芸编万卷雄。春早江乡邀屐齿,五湖渔棹赏音同(谓石湖棹歌百咏)。刚翁写拙句意甚惓惓,书以志感。戊午(1978)二月,平伯。钤印:平伯乙卯岁病后所作(朱) 者般陋室叫延芳(白)
3. 颖南兄星海贻书,情殷思旧,以愚昔与紫山老人早岁申江忝同砚席,推屋鸟之爱,亦以师见偁,夫何敢当,而重违雅意,乃请从友生之列,藉展芹献,南鸿时至,慰我寂寥。顷捡得昨岁谢刚主翁为书拙作七言歌行赠之,流传海外,亦文字因缘也。一九七九年己未新春,俞平伯识于京华。钤印:平伯八十后所书(白)
4. 此卷是初稿,其后将末联改为“即教退尽江郎笔,却扇曾窥月姊妆”,另写奉颖南兄,有复制本,结句不同,恐览者之惑,遂记之。一九八零年,作者。钤印:俞平伯(朱)
5. 西湖年少初相见,歇浦鸿光作比邻……潘老题辞意最真。颖南先生属题俞平老《重圆花烛歌》卷子。一九八零年六月,叶圣陶。钤印:圣陶手稾(白)
6. 后鸳央社曲。玉潭渌水鸳央社,雾阁云窗万间厦……枨触樊南行路人。丁巳(1978)嘉平月,平伯词长伉俪花烛周甲良辰,有诗述怀,拜读欣羡,因□俚辞,祝贺俪福眉寿。颖南诗家远道闻之,来函索阅,即录拙稿,尘博一粲,藉存玉台嘉话。甡叟黄君坦坿记。钤印:君坦(白) 邯郸逆旅(朱)
7. 王谢家声世莫俦……鸡林争拜白香山。颖南诗家珍藏其师德清俞平翁暨德配许夫人《重圆花烛长謌》写本,将付装池,广征题咏,而以拙作《后鸳央社曲》坿焉。珠玉在前,惭惶奚似。谨补题截句四章,藉作前诗之注脚,奉博粲正何如?庚申(1980)溽暑,甡叟黄君坦再识于京华问影轩。钤印:君坦之印(白) 苏宇辞翰(朱) 问景轩(朱) □巢(朱)
8. 有情天一刻值千金,依依老鸳鸯。恰东西莲叶,花开并蒂,游戏银塘。此日交杯醁醑,对影共重尝。回首洞房夜,犹是新郎。我亦画眉京兆,尚风流愿看,点额梅妆。谱枝头红闹,词妙字还香。更和鸣、氍毹梦里,白发新、粉墨试逢场。斜阳驻、舞双双燕,无限春光。《八声甘州》谱贺平伯词兄《重圆花烛》。中州张伯驹。钤印:好好先生(朱) 六郎私印(朱) 张大其辞(朱) 京兆(朱) 花好月圆人寿(朱)
9. 喜气拥朱门(王益),玉影半分秋月(周密)。留得鬓须迟白(程大昌),醉高烧红蜡(曹勋)。诗人门户约花开(汪莘),东风共披拂(辛弃疾)。相对夜深花下(朱敦儒),作催妆佳阕(吕渭老)。《好事近》集宋人句,奉贺平伯先生、宝驯夫人百年偕老。夏承焘集句,吴闻谨书。钤印:夏承焘(朱) 吴闻字无闻(朱)
10. 花烛逢周甲……桃李重师情。颖南尊兄方家属题,敬希两正。王益知初稿。钤印:益智(朱)
11. 应许韶年再……千万劫,纳诸爱。颖南尊兄属题平伯先生《重圆花烛歌》,即正。庚申(1980)夏六月壶叟陈兼与时年八十有四。钤印:壶叟八十后作(朱) 陈兼与印(白) 松姿石骨鹤精神(朱)
12. 文章一世心仪久……四代同堂,佳话今稀有。丁巳九月既望,平伯姻丈重谐花烛,寄示长歌,因献《醉花阴》小令为贺。今应颖南仁兄属题长卷,录呈博粲,并乞吟正。庚申(1980)初秋李宝森。钤印:宝森翰墨(白) 海天楼(朱)
13. 奉贺俞平伯先生暨德配许夫人重圆花烛长句。海外飞来绝妙辞……春在堂中春不老。周颖南先生自星洲寄示一卷,乃谢刚主先生手书俞平伯先生作《重圆花烛歌》。颖南先生属余题咏,共伸祝贺。余与平伯先生实有师生之谊,多年不相闻问。花烛重圆之庆已逾三载,敢不献言以补晋觞!因赋此诗志余与平伯先生故事。既别纸书奉师门以博双笑,又书此纸,用报颖南先生雅命,并请政之。庚申(一九八〇)十月元日蛰存施舍。钤印:吴兴施舍(白) 白头歌尽明月(朱) 北山廔(朱)
14. 一九二四年余肄业上海大学(在青云路),平伯先生来主讲席。先生尝为文解《周南》“卷耳”……此诗中所及本事也。舍附记。钤印:施舍长年(白)
15. 鸥侣风光六十年……喁于盈卷粲吟俦。俚句四章,奉题《重圆花烛歌》,即希平伯世长俪正。一九八〇年八月,顾廷龙。钤印:顾起潜(白)
16. 春在堂开奕叶长,重逢花烛有鸳鸯。高文大德能名世,松柏经冬益老苍。平伯先生伉俪花烛重逢大庆。庚申(1980)长夏,陈秉昌敬贺。钤印:陈秉昌(白)
17. 画阁珠帘六十春……花月重圆兴未央。前岁欣逢平伯舅父、母花烛重圆,曾赋两律为贺。兹周颖南先生以舅所书长歌属题,即以此题呈教正。一九八〇年九月,郭学群敬题。钤印:学群(朱) 可诜长寿(白)
18. 红粉青衿列白头,俞翁此福乐时修。星洲有幸窥长卷,不负三春万里游。丁卯(1987)暮春,承颖南先生邀,率上海民族音乐家代表团莅星,得睹平伯先生《重圆花烛》长卷,当世珍品也。爰成俚句,以证所怀。杜宣于新加坡湘园。钤印:杜宣诗翰(白)
19. 红烛停年六十春,白头回首最天真……唱对台戏耳。颖南宗兄命题,即乞哂正。周策纵,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于新加坡旅次。钤印:周策纵印(白)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朱白) 马蹏秋水虎尾春冰(朱) 弃园白丁(朱) 壮夫不能(白)
20. 德清俞丈平伯,曲园老人曾孙也,父陛云太史。夫人许耐圃宝驯,祖佑身,曲园婿,曾任松江、苏州知府;父引之,出使朝鲜,任领事。女弟之仙,俞丈母也。俞、许世代联姻,书香衍芬,此《重圆花烛謌》卷,诚文苑嘉话。余承俞丈垂爱三十年,夫人以子侄辈待之,温勉令人难忘,世谊乡情,展卷亲切,爰题小跋。颖南道兄雅属。丁卯(1987)冬月寒窗,梓室弟陈从周。钤印:从周长寿(白) 陈从周手槀(白) 雅健(朱) 我生戊午(朱)
21. 予少未窥《红楼》而嗜词,故未知世间有红学,更未知红学有俞老也……客岁,颖南大兄出俞老《重圆花烛歌》手卷,题识琳琅,几尽一时耆硕,展卷之余,予既感俞老之至情,复钦俞老之盛德,乃为作歌曰:云山苍苍,海水茫茫……为颂为祷,既寿且康。己巳(1989)夏八月十一日夜二时于京华瓜饭楼,八月十三日晨书于恭王府,后学冯其庸敬题。钤印:冯其庸印(白) 宽堂随笔(朱) 太平不易之元(朱)
22. 前辈珠玉在,著笔吾何敢……题罢复沉吟,唯祝期颐寿。平伯夫子《重圆花烛歌》刚主夫子精楷手录本,十年前平丈夫子赠予颖南学兄,年来广征海内外题吟,自圣陶仁丈以次数十名家。今届平丈夫子九秩华诞,颖南兄以此件付梓,用作祝嘏纪念,因奉题五言短章以贺盛举,兼祝期颐。己巳(1989)伏日,学弟邓云乡拜题。钤印:邓(白) 云骧(朱) 大泽龙蛇(朱) 寿(白) 水流云在之室(朱)
23. 平伯乡长之《重圆花烛歌》初拜读于香港《书谱》,后获复印件,去岁又得狮城颖南先生贻复印长卷,都名人题咏,爱不忍释。余与平老建忘年交有年……顷颖南先生为平老九秩寿诞影印长卷索书,珠玉在前,不揣覼缕,爰书数语殿之。己巳(1989)处暑。远志费在山。钤印:三碑乡费(白) 在山一字清泉(朱) 吴兴(朱) 苕霅流长(朱)
24. 俞平伯先生《重圆花烛歌》跋。表兄、姊丈俞平伯与吾长姊宝驯于公历一九一七年丁巳九月十六日结褵。越六十年,喜庆重圆花烛。平兄作长歌以纪其事,倩谢丈刚主国桢以小楷书之,其弟子周颖南兄为广征题咏,装成长卷,海外流传,永为词林佳话。一九八二年二月,吾姊以八七高龄安详谢世。平兄依其长女及外孙以居,悲怀难遣,歌哭无端,渐觉步履维艰,差幸眠食尚可。今年己巳腊月,欣逢九秩正庆,颖南兄将前卷诗歌装册印行以当寿礼,来书属余撰文。余复检原作细读,追念往事,感怀万千,因按歌词就所忆所知拉杂写记,不足以云诠释,聊供平兄玩阅,并付甥辈存念云……右跋记事庞杂,行文粗糙,祗以一片诚心,祝兄九秩荣庆,更预祝上寿百年;且不仅祝兄期颐,还祝兄将亲祝余小弟夫妇之期颐双寿也,是为跋。一九八九年己巳秋,许宝骙作于北京时年八十。钤印:许宝骙印(白) 八十以后所作(朱)
25. 全文录写既竟,通读一过,发觉其中记北平“小民革”拟创办一家政论杂志一节,记忆有误。余当时建议杂志命名不是《庶议》,而是《横议》,取“天下无道,处士横议”之说。合当更正。老年忆旧,有时迷糊,余文亦难保全无失误也。宝骙又识。
26. 曲园德谊朗吟身,花烛重圆世又新。满幅琳琅歌咏好,披图真见太平春。颖南道兄嘱题。苏渊雷。钤印:苏渊雷(白)
27.辛未(1991)秋九月,后学钱定一敬观。钤印:钱定一(朱)
出版:1. 香港《书谱》(双月刊)P6图版,1979年8月第4期。
2.《颖南选集》图版页,周颖南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3. 《重圆花烛歌》单行本,周颖南编,新加坡文化学术协会,1989年。
刊载:4. 《新文学史料》P7-8,1990年第4期,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
5. 《新民晚报》第六版,1990年1月4日。
6. 《文学报》第458期,1990年1月4日。
著录:7. 《颖南选集》P127-129,周颖南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8. 《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9. 《叶圣陶、周颖南通信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 《周颖南与中华文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2年。
11. 《南国萍踪》,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12. 《俞平伯全集》第一、九、十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13. 《古槐树下的俞平伯》P1-11,孙玉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
14. 《俞平伯年谱 1900-1990》P407,孙玉蓉编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 《俞平伯的后半生》P175-187,王湜华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6. 《暮年上娱 叶圣陶俞平伯通信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
17. 《淡墨痕》,岳麓书社,2005年。
18. 《周颖南文库》卷四、十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 《俞平伯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 《中国文学史数据全编》现代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21. 《旧时月色 俞平伯身边的人和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22.《夏承焘年谱》P254-255,李剑亮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
23. 《冯其庸文集 第5卷 剪烛集》P151-152,冯其庸著,青岛出版社,2012年。
24. 《顾廷龙全集 文集卷 下》P869,顾廷龙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25.《书信中的颖南评说》,黄河出版社,2015年。
26.《俞平伯的后半生》,商务印书馆,2016年。
诗文著录:27. 《俞平 伯学术精华选》,俞伯平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
26. 《俞平伯研究资料》,孙玉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29. 《俞平伯散文杂论编》,俞平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0. 《俞平伯诗全编》P519-522,俞平伯著,乐齐、孙玉蓉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31. 《俞平伯》,俞平伯著,乐齐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32. 《秋韵诗词选》P26-28,中国社会科学院秋韵诗社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说明:周颖南旧藏。周颖南是俞平伯的私淑弟子,长居新加坡,改革开放后与叶圣陶、俞平伯、刘海粟等文艺界耆宿往来极密,藏诸家作品颇丰。
这是现存关于八九十年代文坛交游最完整、最重要的稿本。几乎集结了当时健在的所有老辈文化名人、学者为为俞平伯作跋,共计23家。具体包括:俞平伯、叶圣陶、张伯驹、谢国桢、顾廷龙、夏承焘(吴无闻代)、陈声聪、施蛰存、冯其庸、黄君坦、杜宣、周策纵、陈从周、邓云乡、许宝骙、苏渊雷、钱定一、潘受、王益知、李宝森、陈秉昌、郭学群、费在山。
本标的含俞平伯结婚六十周年作自传体纪念长诗《重圆花烛歌》15页,长达近七百言。全诗追忆了自俞平伯出生以来二人相识、相知、相爱、相陪伴一生的历程,是二人爱情和生命旅程的重要印记,亦是俞氏八十年生命轮廓之缩影。
又有谢国桢手录《重圆花烛歌》(以下简称“谢钞本”)及张伯驹、叶圣陶、顾廷龙、夏承焘(吴无闻代)、施蛰存、冯其庸等题跋长卷2种。诸题跋为祝贺俞平伯夫妇结婚60周年、俞平伯90大寿而作。内容或为祝嘏,或为纪念,或为追忆感怀;俞氏内弟许宝骙长跋则可为全诗的详实脚注。值得注意的是,谢国桢、叶圣陶、张伯驹执笔时均已是垂暮之年。其中,张伯驹《八声甘州》系专为俞诗所作和词,用以歌颂俞、许伉俪情深,未见收入《张伯驹词集》,难能可贵;叶圣陶更是在晚年目疾加重、写字不便的情况下为长卷作跋。又,夏承焘、顾廷龙、冯其庸、许宝骙等诸家题跋均见载于各自年谱或相关著作。
其中俞平伯手书《重圆花烛歌》15帧作于1978年5月,与谢钞本(初稿本)略有区别。据卷中俞氏1980年自题:“此卷(谢钞本)是初稿,呈其后将末联改为‘即教退尽江郎笔,却扇曾窥月姊妆',另写奉颖南。”而“另写奉”者即本作。又据俞平伯1979年10月17日题跋:“初稿以‘退笔拈来字几行'句结束,颇觉衰飒,改末两句易位,以催妆为却扇,借月姊字面点明中表之谊,与首段相应,于文情章法或稍进欤。去年寄颖南兄此稿时,未曾题款,顷星洲精制成册,得就正于海外诸君,论文之乐,言诗之缘,皆可记也。”
题咏手卷二种集中作于1978至1980年、1987至1991年两个时间段。据周颖南《〈题俞平老重圆花烛歌卷子〉书后》,1978年,周在叶圣陶的引荐下结识了俞平伯;同年11月30日,俞寄示之以自作长诗、谢国桢御制笺精钞的《重圆花烛歌》(此本于次年寄还)。周对谢钞本喜爱异常,希望谢氏能为之重书一幅,而彼时谢国桢已年近八旬,小楷长书已无法做到,“平师遂以家藏的这一幅寄来赠我。盛情难却,拜领之余,我乃请平师为我写一段跋,作为交代”。此即周氏收藏谢钞本的经过。
此作先后历经两次出版,在香港地区及新加坡广为流传。1979年,在俞平伯作诗次年,周颖南即将诗稿在香港《书谱》出版;1980年前后,周氏拟将谢钞本裱为手卷以广流传,遂先后请黄君坦书赠题跋,潘受书引首,又将“已拥有的内容加以复印,贴成手卷的形式,分别寄呈圣翁、平师和王益知先生,并为手卷征求题辞”。据诸家跋文落款时间及编次,可知除叶、俞、王外,张伯驹、夏承焘、陈兼与、施蛰存、顾廷龙等均在此次受邀之列。越数年,至1980年代末,值俞平伯九十大寿即将到来,周颖南为献寿作贺,拟“将前卷诗歌装册印行以当寿礼”,以是再度广征题咏,并得杜宣、周策纵、陈从周、冯其庸、邓云乡、费在山、许宝骙等诸家墨迹。其时,俞平伯已鳏居数年(许于1982年去世),谢、叶、张、夏、陈、黄等老友亦纷纷作古。周颖南于1989年与俞氏反复磋商出版事宜,并于同年10月赶在俞氏九秩荣庆前编印出《重圆花烛歌》。此举对于晚景孤寂的俞平伯而言,不失为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
《重圆花烛歌》全诗以时间顺序为纲,极具章法,而非单纯地追忆、堆砌六十年往事。前八句既是全诗总括,又是点题之笔。从重圆花烛的主题入手,而后一转,不仅到前丁巳,而是追溯到更远的出生前的己亥、庚子,从其与许宝驯的青梅竹马讲起。诗中占篇幅最多者为追忆干校一年的经历,竟用了二十二句,约占全篇的五分之一,足见俞氏对夫人许氏在特殊时期能与之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切感念。全诗最后八句,则是作者对夫人的尊敬与爱慕的直接表达。结婚六十周年,西方称之为“钻石婚”,中国称之为“重圆花烛”。俞平伯与许宝驯成婚于1917年(丁巳),到1977年(丁巳)正是一轮甲子,俞氏遂酝酿创作了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以作纪念。诗中缅怀追忆了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生活道路,讴歌咏叹了夫妻之间忠贞不渝、诚挚纯真的感情,动人心弦。许宝驯长俞平伯四岁,杭州人,从小长在北京。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年过古稀、白首翁媪”,俞、许两人同舟共济、休戚与共。至此稿创作前不久,俞氏才得以“落实政策”,从北京永安南里的二居室一跃而住进了西郊三里河南沙沟的“高干楼”,此时夫妻皆是皓首,家中已是四世同堂,诸喜临门,更具隽永意味。
[YE SHENGTAO, ZHANG BOJU, XIA CHENGTAO, XIE GUOZHEN, SHI ZHECUN, ET AL.] YU PINGBO AUTOBIOGRAPHICAL STYLE LOVE POEM OF CHONG YUAN HUA ZHU GE AND INSCRIPTION
Fifteen pieces of calligraphy and two hand scrolls
Dated 1978-1991
25.5×22cm×15(俞平伯) 741.5×29cm(画心一) 116.5×29cm(引首一) 734×30 cm(画心二) 64.5×30cm(引首二)
RMB: 800,000-1,500,000
作者简介:俞平伯(1900~1990),乳名僧宝,名铭衡,字平伯,号古槐居士,浙江德清人。俞曲园曾孙,俞阶青之子。著名作家。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重要诗人。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