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1890~1974) 致龚高法有关地理、气象研究的信札二通

图录号: 720

估价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34,500(含佣金)

720
竺可桢(1890~1974) 致龚高法有关地理、气象研究的信札二通
信笺 二通三页
1966、1972年作
识文:1. 高法仝志:你去年十二月廿七日来信和1965年北京物候统计表均已收到。1963年的物候观测年报已出版,也收到两份。适有湖北宜昌旭光养蜂场张君来函,询问物候数据,我已嘱沈秘书覆函,嘱其购阅物候年报,并将张原函转寄地理所,想可见到。年报中祗记录动植物物候,而无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等记载,将来各地要做物候历时势必再要费力去找统计,似一缺点,65年起是否年报中酌加几项重要的霜、雪、冰、冻、雷鸣的物候,盼于宛先生回所时商之。又《物候学》再版稿已付印,经再校,四月间可以出版。此致敬礼。竺可桢。1966,1,13。
又颐和园如有毛桃,希望加入观测。目前木本植物排列次序似无一定标准,应以出叶或开花前后为次序而排列。桢又白。
2. 高法同志:你上月廿八的来信早已接到,因值我患干冒,所以不能早日复信给你。关于物候工作,地理所拟继续进行,我个人很赞成其事,因为物候是可以为农业服务的。我个人对于这方面的文献没有好好阅读。但近来曾写了一篇“近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变迁”文,是完全根据历史上物候而得出的结论。这是将登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和《中国科学》复刊第一期上,约有26,000字,不久即可出版。我因耳聋,与人谈话发生困难,再加年老力衰,面谈不如通讯方便。你如有意见可由函洽谈。承示昆明湖水温较高原因,敬谢敬谢。此致敬礼。竺可桢。1972年12月11日。
著录:1. 《竺可桢全集 第18卷》P14,竺可桢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竺可桢全集 第20卷》P257,竺可桢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说明:龚高法上款。龚任职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
此为竺可桢所作有关物候观测工作的信札二通,分别作于1966、1972年,谈到竺可桢、宛敏渭著《物候学》再版,竺撰《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章等,与竺可桢日记记载相合。
信中所及“宛先生”当即为宛敏渭;“湖北宜昌旭光养蜂场张君”指张曷文。
1966年信讨论1963、1965年物候观测年报有关信息,建议地理所健全1965年的物候观测年报内容,添加几项重要的物候观测结果,并将颐和园内的毛桃加入观测。
1972年信谈到竺可桢将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所进行物候工作工作,以及竺氏耳聋、患感冒等事。其时竺可桢已大致完成北京地区的物候观测。另,1966至1971年间一度中断的观测渐次恢复,竺可桢工作量剧增,积劳成疾,以致多次因病住院。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1961年在其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自1950年开始,竺可桢就开始对北京地区的植物进行物候观测,地理所龚高法等工作人员协助其日常的观测工作,至1972年绘制完成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ZHU KEZHEN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GONG GAOFA ABOUT GE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Three pages
Dated 1966 and 1972
Literature: 1. Complete Works of Zhu Kezhen, vol. 18, p. 14,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5
2. Complete Works of Zhu Kezhen, vol. 20, p. 257,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5
Note: Dedicated to Gong Gaofa, a staff with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26×19cm×2 24.5×17cm
RMB: 30,000-50,000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