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宓(1894~1978) 致周煦良论及《空轩诗话》的信札

图录号: 556

估价RMB: 40,000-60,000

成交价RMB: --

556
吴 宓(1894~1978) 致周煦良论及《空轩诗话》的信札
信笺(国立清华大学用笺) 一通一页
1934年作
识文:近日甚忙,奉示,准一月二日下午四时趋赴尊约,不俣。此请煦良兄岁安。弟宓顿首。近撰《空轩诗话》,凡数万言,拟印入诗集,故忙。钤印:吴宓(朱)
著录:《吴宓书信集》P197,吴学昭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说明:周煦良上款。
此为吴宓论撰写《空轩诗话》和赴约的信札,作于1934年11月29日,著录于吴学昭编《吴宓书信集》。吴宓时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所及《空轩诗话》为吴宓1934年作品,193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收入《吴宓诗集》。是书收有诗话凡五十条,七万余言,皆为吴宓1934年以前编辑、读书时与朋友通函叙谈所得。吴宓编此诗话,“意在说明宓学诗之渊源,唱和之朋友,宗派之所在,技术之所重,国家社会之大势,个人性情之养成”,系吴宓重要作品之一。
此信写作时,《空轩诗话》还未完成,周煦良邀约吴宓,吴氏解释近忙于诗话,将于“一月二日下午四时”赴约不误。
使用国立清华大学用笺。
WU MI AUTOGRAPH LETTER SIGNED TO ZHOU XULIANG ABOUT KONG XUAN SHI HUA
One page
Dated 1934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Wu Mi's Correspondences, p. 197, SJPC, 2011
Note: Dedicated to Zhou Xuliang.
27.5×15.5cm
RMB: 40,000-60,000
作者简介:吴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陕西泾阳人,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上款简介:周煦良(1905~1984),室名舟斋,笔名文木,安徽至德人。早年赴英国留学,后从事文学研究。历任武汉大学教授、华东师大外语系主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文联副秘书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有《周煦良文集》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