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适(1891~1962) 致余家菊论资助留学生和《丁文江的传记》的信札二通

图录号: 557

估价RMB: 50,000-80,000

成交价RMB: 69,000(含佣金)

557
胡 适(1891~1962) 致余家菊论资助留学生和《丁文江的传记》的信札二通
信笺 二通二页(带信封一枚)
1956年作 
说明:余家菊上款,余传韬旧藏。
胡适信札二通,围绕纪念丁文江逝世二十周年、刊印力著《丁文江的传记》,以及资助留学生和余家菊而作,1956年3月7日、17日作于纽约,具可见胡适提携后进、关怀友人之情。
3月17日信中谈到《丁文江的传记》即将在台湾出版,“凡十万多字”。该书系胡适应“中央研究院”院刊编辑委员会征稿、为纪念丁文江逝世二十周年而作,信中即言“今年一月五日是他逝世的二十周年,日月如飞,真可怕!”。
据《胡适日记全编8》1956年3月7日记,“今天廷黻回国,我要托他把《丁文江传记》稿本带回去交中央研究院付印。”3月12日“补写了《在君传》的末章,记他的死。全传不止十万字。”当知在此期间,胡适一直全身心投入撰写《丁文江的传记》。该书于1956年12月由“中央研究院”初版,出版后计有十二万字,是胡适传记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力作。
余家菊去台后寓居台北,晚年患目疾。3月7日信应是胡适回复余氏寻求经济帮助的覆信,信中多述及经济明细的内容。
HU SHI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YU JIAJU ABOUT FINANCING FINANCIALLY CHALLENGED STUDENTS AND DING WENJIANG'S BIOGRAPHY
Two pages
Dated 1956
Note: Dedicated to Yu Jiaju.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Yu Chuantao.
28×21.5cm 27.5×20.5cm 
RMB: 50,000-80,000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希疆,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先后入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分别获文学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之一。历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赴美。
上款简介: 余家菊(1898~1976),字景陶,又字于渊,湖北黄陂人。武昌中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先后赴美英留学,回国担任武昌师大哲学系主任。1925年进入中华书局,任《醒狮》周刊教育副刊编辑。1925年加入中国青年党。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政府委员。1949年去台。著译有《国家主义概论》《中国教育史要》《教育原理》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