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 盾(1896~1981) 《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长篇文稿

图录号: 582

估价RMB: 250,000-4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含佣金)

582
茅 盾(1896~1981) 《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长篇文稿
文稿 九页
1957年作
刊载:1. 《人民文学》P1-3,中国作家协会主管,1957年5、6月号。
著录:2. 《鼓吹集》P162-167,茅盾著,作家出版社,1959年。
3. 《茅盾评论文集 上》P108-113,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4. 《茅盾文艺评论集》P248-253,茅盾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
5. 《茅盾全集 第二十五卷》P25-35,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6. 《茅盾全集 第二十五卷 中国文论八集》P31-37,茅盾著,黄山书社,2014年。
说明:此为茅盾《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完整文稿9页,系茅盾歌颂新中国“双百”文艺方针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文艺界焕发蓬勃生机新面貌的充分肯定。
作于1957年,茅盾时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此稿事实上反映的是国家和文坛领袖对作家创作的指导、期待。
文稿通篇亲笔,毛笔书就并修改,修改后与1957年《人民文学》初刊本几乎完全一致,系定稿本。初载《人民文学》1957年5、6月合刊,后收入茅盾全集及诸多文集。
稿中多茅盾亲笔修改痕迹,可窥茅盾润文过程及对该篇文章的重视。据稿中“免避”改为“避免”、“源根”改为“根源”、“提高逐步”改为“逐步提高”、“律规”改为“规律”等修改,可知此稿应为写定誊清稿。付梓前,作者又对用字、用词作了细微改写,如将“十五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的”改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十五年间”,“心急”改为“性急”,“在生活上和艺术上新的探索”改为“想从生活和艺术作新的探索”,“作家们”改为“文艺工作者”后又在前添“广大的”等等。
在文稿中,茅盾表示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创作问题的讨论,最近几个月来,相当活跃”。茅盾将相关讨论进行归纳,抽丝剥茧,指出核心问题是“在接受了解决那些问题的原则以后,如何依据文艺的特殊性来实践的问题”,也即如何协调和解决文艺思想问题(世界观)、创作方法问题,希望作家们“通过生活、学习、实践的长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熟悉工农生活、社会现实,钻研艺术技巧”,在“社会主义文艺园地”“开满了更多、更香、更鲜艳的花朵”。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文艺与科学的方针。这一方针既是对文艺与科学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总结,也是对已经出现的社会主义文艺科学事业初步繁荣的及时肯定,一经提出便在实践中发生了巨大影响。在文艺方面,1956至1957年上半年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活跃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茅盾此文创作后不久,即1957年4月27日,党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不久,一场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在全国铺开。
MAO DUN AUTOGRAPH MANUSCRIPT OF PROCEED ON THE EXISTING BASIS
Nine pages
Dated 1957
Published: 1. People's Literature, issue no. 5 & 6, pp. 1-3, 1957
Literature: 2. Gu Chui Ji, pp. 162-167, Writers Publishing House, 1959
3. Collection of Mao Dun's Criticisms, vol. 1, pp. 108-113,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78
4. Collection of Mao Dun's Criticisms on Art and Literature, pp. 248-253, Cultur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1
5. Complete Works of Mao Dun, vol. 25, pp. 25-35,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6
6. Complete Works of Mao Dun, vol. 25, pp. 31-37, Huangshan Press, 2014
29.5×21cm×8 24.5×21cm
RMB: 250,000-400,000
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本姓沈,幼名燕昌,名鸿,学名德鸿,亦作雁宾、雁冰。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和第四、第五届副主席。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