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謇(1853~1926)、马一浮(1883~1967)、端 方(1861~1911)、岑春煊(1861~1933)、邵 章(1872~1953)等 辛亥革命前后致汤寿潜信札文稿册

图录号: 686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414,000(含佣金)

686
张 謇(1853~1926)、马一浮(1883~1967)、端 方(1861~1911)、岑春煊(1861~1933)、邵 章(1872~1953)等 辛亥革命前后致汤寿潜信札文稿册
纸本 册页(共四十二页)
著录:1.《张謇存稿》P79-80,杨立强、沈渭滨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马一浮集 第2册》P1059-1060,马一浮著,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张謇全集2 函电》P479-480,李明勋、尤世玮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4.《马一浮全集》P219,马一浮著,吴光主编,尚佐文编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说明:汤寿潜上款并旧藏。少量为汤寿潜弟汤寿崈上款。
此为马一浮、张謇、端方、岑春煊、邵章等信札文稿册,事关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浙江和广东铁路风潮,谈到陈夔龙(筱帅)、陆元鼎(春帅)、梁鼎芬(海老)、刘锦藻(澄如)、徐锡麒(叔荪)、邵羲(舍弟)、赵滨彦(渭卿)、蒋汝藻(孟苹)、蒋尊簋(伯器)、汤寿铭(三先)、世增(益三)、金还(仍珠)、杨鉴莹等,集中作于清末民初,富史料文献价值。
具体包括:马一浮信札2通5页、文稿4页,张謇3通6页(带信封3枚),岑春煊、端方各1通5页,马廷培、程德全、何颂华各1通2页,邵章1通8页。张謇信札3通,其一谈及民初政坛请托之风,作于1914年,著录于《张謇存稿》《张謇全集》。另二通均涉及兴办盐业与垦牧公司事,作于清末。信中,张严正陈诉其与两淮盐运使赵滨彦的矛盾,谓赵因“积雨之不能致盐,而归咎于开垦,力图破坏,一箭双雕。用意至毒,不能忍受,已控于部,请派官查”。1901年,张謇与同人集股22万两,利用吕四场南部草荡荒地兴办通海垦牧公司;两年后,又集资规银10万两买吕四场李通源旧垣,创办同仁泰盐业公司,从事盐业改良,因两淮盐运使赵滨彦蓄意阻挠、处处刁难,使其备受资本亏折之苦。张氏亦因之而立志改革中国盐法。
马一浮信札2通,其中一通与其父马廷培一通作于同时,均在1900年前后。马廷培信有“力疾口授”语,可知系马一浮代笔。信中询及汤寿潜“《通考辑要》已否刻成”,查汤著《三通考辑要》于1899年底由上海图书集成局铅印出版。再,检马一浮与汤女成婚即在1899年,次年因父病重而返乡服侍,而马父廷培卒于1901年,可知马父信作于马一浮新婚后不久。马一浮信与马父信内容一致,当系同时缮就发出。又,马父信末。
马一浮另一信系为何氏母作挽词、汤寿潜胞弟寿崈生圹题字。汤寿崈(1869~1937),原名霓,字咏仙,更字农先,晚号农圃老人。
马一浮文稿2种4页,含《辞省议会议员书》《致张耀轩玛要》各2页。其中,《辞省议会议员书》系为汤寿潜长子孝佶起稿,见载于《马一浮集》《马一浮全集》。《致张耀轩玛要》当系为汤寿潜代笔,为张氏在东南亚“宣力彼方届三十年,将谋聚而称寿”作。张氏兄弟为著名华侨。汤寿潜曾为张耀轩兄长作《张榕轩别传》。
岑春煊信札当系对汤寿潜、张謇长电的覆信,语涉粤省铁路修建事。查《张謇全集》有张謇与汤寿潜联名致袁世凯、端方等函电。
邵章长信1通8页,涉及杭州铁路修建、吴山地产出售、邵章兄弟赴日等事。信中谈及“世观詧益三将赴甬道之任”,查世增于1906年授宁绍台道,此信当作于此前后。
ZHANG JIAN, MA YIFU, DUAN FANG, CEN CHUNXUAN, SHAO ZHANG, ET AL.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TANG SHOUQIAN AROUND THE 1911 REVOLUTION
Ink on paper, album (forty-two pages)
Literature: 1. Zhang Jian's Manuscripts, pp. 79-80,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7
2. Collection of Ma Yifu's Works, vol. 2, pp. 1059-1060,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Zhejia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6
3. Complete Works of Zhang Jian, vol. 2, pp. 479-480, Shanghai Lexic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2012
4. Complete Works of Ma Yifu, p. 219,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3
Note: Dedicated to Tang Shouqian and Tang Shouchong.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Tang Shouqian.
30.5×25.5cm(册页尺寸)
RMB: 250,000-350,000
作者简介:1.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金融家、慈善家。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民国后历任实业总长、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等职。其一生创办20多家实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 何颂华(1858~1934),字蒙孙,号剑农、咏梅馆主,浙江诸暨(今绍兴)人。工书法,小楷最工,清隽秀逸。光绪二十五年,与陈云衢、葛藐卿、陈达夫等人在枫桥创办紫景书院,其后曾任诸暨劝学所所长及图书馆馆长致力于教育事。
3. 程德全(1860~1930),字纯如,号雪楼,四川云阳(今属重庆)人。曾任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巡抚、奉天巡抚、江苏巡抚。辛亥革命爆发后,程宣布江苏独立,就任江苏都督,成为督抚中宣布独立第一人。一度被南京临时政府委任为内务总长。曾和章太炎筹组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为统一党)。
4. 端方(1861~1911),姓托忒克,满洲正白旗人,亦署浭阳(今河北丰润)人,寄籍嘉兴。本汉人,姓陶,字午桥,号午亭、陶斋,别号浭阳渔父,室名归来庵、四钟山房,谥号忠敏。官至直隶总督。工书法,精鉴赏,富收藏。
5. 岑春煊(1861~1933),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今百色)人,壮族。历任广东布政使、陕西巡抚、山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邮传部尚书。曾主持创办山西大学堂、四川高等学堂、两广优级师范学堂等。与袁世凯并称“南岑北袁”。
6. 邵章(1872~1953),字伯炯、伯絅,一作伯褧,号倬盦、倬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现代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邵懿辰长孙,清光绪二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杭州府学堂、湖北法政学堂及东三省法政学堂监督,奉天提学使,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北京政府评政院评事兼庭长、院长等职。富收藏,精研碑帖,工书法,擅长行楷书、榜书、行草。
7. 马一浮(1883~1967),名浮,字一浮,号湛翁,晚号蠲叟、蠲戏老人,浙江绍兴人。曾留学日本、德国、美国。书法各体皆备,自成一家。对文字学、古典文学及哲学造诣精深,并通晓数国语言,为儒、释、哲一代宗师。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浙江省文史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上款简介:汤寿潜(1856~1917),原名震,字蜇仙,一作蛰先,别号翼仙,浙江山阴(今属杭州)人。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活动家,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光绪十八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被举为浙江全省铁路公司总理,次年参与组织预备立宪,任副会长。著有《尔雅小辨》《三通考辑要》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