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清(1904~1957)题跋、范 宁(1916~1997)等整理 闻一多遗稿三种

图录号: 545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11,500(含佣金)

545
浦江清(1904~1957)题跋、范 宁(1916~1997)等整理 闻一多遗稿三种
文稿 三册(约四百页)
题跋:此稿系范叔平君所整理,已付学报发表。惟附录(二)对照表未能付印。浦江清校阅,卅八年五月。
鍳藏印:闻家驷印(朱) 闻家驷印(白) 闻家驷(朱,二次)
刊载:《清华学报》第14卷第2期,民国三十七(1948)年8月。
著录:1. 《闻一多全集 卷3》P291-343,闻一多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闻一多全集 卷4》P107-213,闻一多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 《闻一多全集 卷5》P649-699,闻一多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说明:闻家驷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浦江清题跋,范宁(叔平)等整理。范为闻一多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后任清华大学教授、《闻一多全集》编者。
此为闻一多遗作抄稿3种3册,约400页,具体包括《九章解诂》约140页、《诗经通义》(甲)约125页、《诗经通义》(乙)约130页,均收录于《闻一多全集》。
《九章解诂》文稿册封面有1949年5月浦江清题跋,谓“此稿系范叔平君所整理,已付学报发表”,稿中有“本文作者未完成,编者识”字样,封面有“可发表”字样并有闻家驷钤印。通篇可见修改校对及排版痕迹,系出版底稿。所及“学报”即《清华学报》,闻一多诸多研究性著作曾在此初刊。据闻一多著述年表,1941年闻作《九章》,未完成,后经整理定名为《九章解诂》,1948年8月刊于《清华学报》。《九章解诂》是闻一多为《楚辞》中《九章》通篇逐章注释之作,至闻氏殉难仍未定稿,后经范宁等整理出版。据整理者称“本篇手稿只此一稿。扉页自题篆书'九章',下注'三十年七月陈家营'”。嗣后又经季镇淮整理,与《九歌解诂》书稿一同于1985年12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
《诗经通义》(甲)稿册封面题有“诗经通义(二南)”,扉页有闻家驷钤印,全本均以楷书缮就,偶有增删改写痕迹,如“了”改为“也”、“食其皮”改为“衣其皮”、“帐”改为“帷”、“倒而言之”删去“而”、“袅”改为“袅袅”等,为誊清稿。查1943年10 月,闻一多在《中山文化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诗经通义》(召南)改定稿;11月,作《诗经通义》(周南),后发表于1945 年《图书季刊》新第六卷第三、四期合刊。与稿中誊录“卅二年一月五日夜分校毕”“二月十六日脱藁”大致吻合。又,稿册前后各有闻氏所作《民歌辑目》抄稿数页。
《诗经通义》(乙)稿册封面题“闻一多先生《诗经新义》(墉风至郑风)”,即《闻一多全集》所录之《诗经通义》乙编,此处当系题跋者笔误。此稿册亦通篇楷书缮写,鲜少修改痕迹,系誊清稿。据闻一多全集编者注,全集所收《诗经通义 乙》系作者未定、未刊稿,闻氏原稿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其手稿封面即题有“诗经新义”字样,不类著者笔迹,当系清理遗稿者所加。情形与此类同。
[PU JIANGQING, FAN NING, ET AL.] POSTHUMOUS MANUSCRIPTS OF WEN YIDUO
About four hundred pages of manuscript
Published: Tsinghua Journal, vol. 14, issue no. 2, August 1948
Literature: 1. Complete Works of Wen Yiduo, vol. 3, pp. 291-343, 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3
2. Complete Works of Wen Yiduo, vol. 4, pp. 107-213, 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3
3. Complete Works of Wen Yiduo, vol. 5, pp. 649-699, Hub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3
Note: Inscribed by Pu Jiangqing.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Wen Jiasi and provided by his family.
A4大小(册)
RMB: 10,000-20,000
作者简介:范宁(1916~1997),字叔平,江西瑞昌人。民盟成员。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著有《博物志校证》《中国文学史》等,参编《闻一多全集》。
题跋者简介:浦江清(1904~1957),字君练,笔名谷、谷永、练、微言等,别名浦谷,江苏松江(今上海)人,古典文学研究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外文系,同年经吴宓介绍,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1929年改任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助教,后升讲师。1938年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与朱自清等创办《国文周刊》。1940年至暨南大学任教。1942年后回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任清华大学文科教授。194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代理主任。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浦江清文存》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